[央广网]武昌首义学院金鑫:构建校企“共建共管共融共赢”协同育人模式,推进教学链与产业链融合
央广网12月15日讯12月20日,2024“声彻中国”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广播大厦酒店举行。盛典以“教育强国 创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国教育界的精英人士,包括著名教育专家、知名校长、行业领导、优秀教育从业者、行业研究专家等,围绕2024年的教育政策和行业变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遇,通过主题演讲、专题报告、高端访谈、经验分享等方式,共同探讨教育领域的创新路径和实践策略,打造一场教育分享与交流的高端盛会。
受组委会邀请,武昌首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接受了主持人专访,以下是专访实录。
主持人:欢迎来到 2024“声彻中国”教育年度盛典的现场!现在我们邀请到的是来自武昌首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欢迎您的到来!请先跟广大网友介绍一下自己和您所在的学校。
金鑫:非常荣幸参加此次盛典活动。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武昌首义学院。武昌首义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于2000年建校,属全国首批独立学院,原校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武昌首义学院。202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入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发展阶段。
办学24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已累计为国家输送了7万余名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000余亩,在校生约2万人,建有一支由国家名师和知名学者专家引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实力雄厚、师德优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和20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工、文、法、经、管、艺6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类本科专业占比55.81%,工科优势明显,可以说,武昌首义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近年来武昌首义学院在校友会、软科、高校智库等各类全国民办高校排行中稳居第一方阵,其中连续19年名列校友会全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榜首。虽然有这样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张扬、不守旧,专注于把学校办好,潜心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主持人: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这一年里您有什么样的感受或理解?您所在的学校取得了哪些教育成果?
金鑫:现阶段,高等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作为应用型高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学校要加强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和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必须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培养更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更高的应用型人才。
武昌首义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近年来,我们总结出并坚持这样的专业建设思路,即“以一流标准建设优势专业、以国家(区域)战略导向培育新兴专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专业、以社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动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近两年,学校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科技、智能建造、物联网工程等新兴专业,撤销、停招了9个本科专业。
同时,学校紧紧围绕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组建信息工程、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融媒体传播等7个应用型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武昌首义学院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本科业建设点10个,获批湖北省优势学科(群)和重点学科3个;建成国家级、省级一流(精品)本科课程49门。
主持人:在推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您认为哪些教育模式或教学方法最值得推广和实践?
金鑫:作为应用型高校,我们一直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求发展,特别是通过紧密对接行业产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实践和探索。
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我们致力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互补。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共建共管共融共赢”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平台共建、人才共育、师资互通、资源共享,推进教学链与产业链融合。目前我们与华为、腾讯、华中数控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4个产业学院、11个新工科专业、14个实验实训基地、2类新商科课程包。武昌首义学院与中软国际产学合作综合改革项目被评为教育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秀案例,是湖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前不久“科德杯”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上,武昌首义学院获全国二等奖,是唯一进入全国总决赛的民办高校。
主持人:本届盛典的主题是“教育强国,创新未来”,您是如何理解这个主题的?
金鑫: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未来可期。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优势,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需求,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积极贡献首义智慧和力量。
本次教育盛典由央广网作为独家媒体支持,参与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实事求是之态和高瞻远瞩之志,为教育改革的深化及行业的繁荣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