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精神,集中展示中华文化非遗传承项目,活跃中华文化氛围,2022年3月28日,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组织开展了荆楚非遗传承项目第二天的写生活动。
非遗项目馆成品展示
荆州市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里聚集着荆州非遗部分代表性人物,号称“十八匠”。此次活动中,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同学们在经过前一天的了解学习,第二天继续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技艺,跟随传承院民间工艺大师潜心学习。
同学们参观工作坊向大师提问
传承院民间工艺大师工作现场
此次非遗传承项目学习课程分为淡水贝雕、磨鹰风筝、葫芦烙画、雕花剪纸和手工编织五类。同学们根据自己专业方向及研究设计方向挑选了心仪的课程并继续进行研究,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继续打磨深入。
1.磨鹰风筝的制作
相传“磨鹰”是神鸟凤凰的化身,自古变成为备受楚人尊崇的吉祥神鸟。其源自与荆楚“磨鹰斗犀牛”的古老动人的民间传说。磨鹰风筝的制作结构极为复杂,工具主要运用到竹筒,酒精灯,钳子和劈刀等。磨鹰风筝与普通风筝不同的是,放飞是不需要风,单线即可放飞,全凭手感来对盘线进行操控。
学生创作磨鹰风筝画面
2.淡水贝雕的历史和工艺
淡水贝雕历史悠久,巧用天然材料,制作技艺精湛,作品装饰效果独特是“荆州淡水贝雕制作技艺”的主要特征。其技艺在传承中,现代民间艺人注意吸收牙雕、玉雕、木雕和和国画等众家之长,结合螺钿镶嵌工艺特点,研究成功了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传承人一般具有较高的绘画水平,经图案设计,材料的选取、剪载、打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组装、彩绘完成。同学们跟随着大师一起在贝壳上发挥奇思妙想,为贝雕增添了一丝新鲜活力。
学生淡水贝雕作品
3葫芦烙画的制作与注意事项
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火笔画,不仅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而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同学们在操作此类工具时,也难免需要注意一下安全问题。
葫芦烙画现场
4.手工编织
手工编织作为一项非遗传承引来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同学们沉浸在手工带来的乐趣里,创意和作品正逐渐彼此渗透相互融合,最后在行云流水的指间操作中慢慢诞生出来。
学生编织现场
5.雕花剪纸的价值与制作
雕花剪纸这一课程中,正体现出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学生们屏息凝神,专注着自己眼前的一方天地,精细认真地勾画,描绘,雕刻。雕花剪纸是古荆楚大地的民间艺术瑰宝,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递着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学生剪纸过程和成品
6.高山流水——楚琴
休闲之余,学生们来到琴室同老师一起学习楚琴的弹奏方式,既修身养性又乐趣无穷。
同学们正兴致勃勃地学习楚琴
整个课程持续了两天之久,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素养,审美感受能力,艺术创作能力以及各项综合素质。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情谊也更加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非遗传承也得到了一定的宣传,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件事。希望之后大家也秉持着这种良好品质,砥砺前行!
视觉传达设计1901、1903班合照
摄影:张彬宇/赵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