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丹阐述了他对民办高校出路的理解:
* 社会要进步,解决社会的主要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教育。
* 培养的学生,只有跟社会的本质需求相契合,才有长久的出路。
* 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就是我们年轻的教师队伍。
* 我们要明白和坚定自己的出路,重实质不重形式,培养老师是智慧通达的明师,教育学生是自立明德的明生,师生矢志创建的是社会尊敬的明校。
* 我们处于一个不够好的时代,但幸运的是,我们也处于一个不断变好的时代。
《明师、明生、明校》(节选)
我记得几年前来到这里与老师第一次见面时分享过,从个人而言,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是自己的职业,创业腾讯是十几年的事业,投身教育应该是终身的志业。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体悟着一个关键词:个人价值;离开第一份工作,与伙伴一起在腾讯创业和发展的十几年中,感受的三个关键词是:乐趣、责任和感恩;之前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公益和教育领域,让自己成长,更加认识到:社会要进步,解决社会的主要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教育。社会发展所需的,无论硬件还是软体的,包括知识能力,靠教育;道德信仰,靠教育;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包括矛盾纷争,靠教育;自然生态,一样靠教育。教育的范畴,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何其的重要。因此,也逐渐形成了,愿把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志业,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投身到教育这个永远未竟的志业中去。
民办高校走向何方?首先是培养的学生,只有跟社会的本质需求相契合,才有长久的出路。在各类不同状态的高校中,目前来讲,很明显的,有两种高校一定跟社会的本质需求吻合,培养的学生都是社会源源不断所需的。一种是顶尖名牌的高校,社会的精英都在那里培养,随着社会进步,各行各业金字塔上都需要的专家、专业人士、骨干、管理者、领袖,所以真正优秀的精英,将会是社会不断的高端需求。第二种就是提供知识性蓝领的高校,社会大量需要知识型的又能够普遍服务的蓝领,由于基础民生性、基本生产性的服务在社会是广泛的,这种海量有质量的社会需求也会永续存在。也就是说,针对这两种社会本质需求,一个是顶尖名牌大学,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学,在国内范围内起码是一本以上的重点大学。还有一种是职业培训高等院校,可能从国内来讲就是高职高专。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己尚是三本,还是一个面临合格验收的独立学院,走前一种道路太难,走后一种道路师生们又不甘心。我们就陷入思考,不上不下,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毕业生的前途与社会的需求良性循环才有真正出路,我们毕业生的前途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已经抛在了我们的面前。
学院的办学思路
(1)武汉学院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还是要走产学研的道路。培养精英制的学校,多是研究型的大学,培养知识蓝领制的学校,多是应用型的大学,因为后者更多考虑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这两种类型,有矛盾也有不矛盾,也是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我们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也是探索过程中,应该努力走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如何对待产学研?一方面我们自己的“学”和“研”要持续自身加强,不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主动走出去,跟“产”结合,或者把“产”引进来。我们的出路不是关起门来建大学,而是跟社会去打通,来建一所与社会融合的大学。
(2)来看看我们这所学校里的主体——老师和学生,我们的学生,一进校,相对于一本、二本学校来说是三本生,但从历次沟通中看到,我们的学生有一个特点:自强。我们年轻的老师也有一个特点,也是自强。因此我们的思路是:创造自强的空间,然后全心自强之。学校的举办方和管理层摆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努力创造学校的发展空间;全体师生摆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在教、学、研、用领域,自爱自主自立自强。
学院的战略思考
如何自强呢?我想还是要有一个战略的思考。
先谈谈这个学院的经济投入的思考。相对于其他三本院校,我们学院的经济投入算是不错的,起码我们愿意投入。合格验收和脱钩转制,对硬件设施有要求,投入建设是必须要过的一关,不然我们就没有成长的必要条件。所以现阶段我们投入较大金额的,主要是建设新校区。但我们不仅是以所要求的标准去投入,而且比这标准更高,体现我们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投入了更多资源。
是不是校园建设有了新学区,学校发展自然就好了呢? 1931年冬,42岁的梅贻琦先生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微博)校长,自此连任清华大学校长达17年之久,其中包括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他在就任典礼上说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先生引用了孟子的话,说他自己是仿照孟子的话说出了以上的见解。现在我引用梅贻琦先生的话,没有仿照,只有赞叹。
的的确确如此,校园大楼是学校的必备基础,只能说学校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起步点,后续呢?虽然我们这个大楼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菲,然而包括我本人和校董会,更看重的是学校软体的建设、教研体系的建设。新校区建立起来以后,对学校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的持续投入,才是真正体现教育水平和教育贡献的投入。投入需要经济来源,这个经济来源从哪里来?
看国外私立大学的经费的主要来源,一个是学生学费,一个是募捐资助,还有一个是科研经费。我们学校,未来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还是要去摸索一种能够良性循环的运营模式。那天我还在跟校董会的几位同事沟通这个事,大家决心很大,也在想办法,作尝试。大家开玩笑说,这真是叫流血、伤神、拼命。流血还是无底洞,而造血功能在哪里?有的提出尝试以企业制的一家公司来探索,也有提出以基金会的方式来探索,但是怎么探索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希望可以在经济上寻找一条自我循环的道路,有持续的经济来源,解决学校经济持续投入的问题。
再谈谈办学管理的思考。我想后续有两项我们是要特别提出来,也是要重点关注的。
一个是学校的管理,刚才提到我们的学校看重的是软体建设,包括教研体系的建设、管理队伍建设、组织架构和绩效激励部分,需要更加吻合教学规律。前面走过的十年,累积了经验和基础,迈向下一个十年,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做思考。
学校的管理体系,要看最终管理出来的效果,应该是:我们教师里面培养出多少高素质的教师,学生里面培养出多少社会栋梁,学校出多少科研成果,对社会有多少贡献,这是我们评估的一个方向和标准。
还有一个是师资力量的打造,这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大力投入,有土壤让更多老师成长起来,要努力培养,搭建舞台让更多老师得到发挥。说到底,武汉学院发展的核心财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就是我们年轻的教师队伍。我们自己培养的教师队伍,如果成长起来了,赤诚办教育,办出成果,这批老师将是我们武汉学院的明天,也是武汉学院最核心的财富。
我们也要有对产业、行业、对社会有所成就的校外导师队伍,传授人生和工作的实际经验。
学院的使命
我们的老师,资深教师中的博士生导师、名师虽然有一定数量,但是作为三本学校我们要很清楚,我们跟一本、二本是没法比的,大师、院士我们是很难请来的。
(1)明师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师队伍要培养成什么样子呢?培养成有名的大师吗?有名气不一定有真正学问呀。我们培养的老师,应该是有实学、有智慧、有能力、有师德的明师。对自己的专业有学,对自己的品行有修,以身作则,学生都愿意跟着你。明明白白、智慧通达,你用赤诚之心办教育,你就是明师。我们学校非常看重对教师的培养,就要培养自己的明师。学校需要引进教师时,首先不是看他是不是一位名师,而是看他是否是一位明师。
至于明师日后是否有名气,成为名师,那是属于名副其实的范畴,不用我们去操心。有福份的是水到渠成的问题,是自然而来的,无福份的就算名气不来也坦然之,因为你是一位明师。
我们学校,核心财富就是一支明师队伍。在明师心里,不为学生回报,不为个人名利,出于教师的天性,时刻贯彻地就是用一颗赤诚之心办教育。“丹心育桃李”是我们的教学风气。
(2)明生
明师出明生,我们的学生跟着明师走,自然就会成为明生。何谓明生呢?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自爱自立、明德懂理、有思想有智慧,就是明生。
对于学生在解行并进的实践中,我们学生体现的学风就是:学而时习之。我们创造这种氛围,创造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学而时习之”,树立解行并进的人生态度,以这个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走向社会一样以这种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
(3)明校
我们的学校,培养自己的老师是明师,培养自己的学生是明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们的学校自然就成为一所明校。
作为民办高校,如何成为一流的大学、出色的大学,我们要明白和坚定自己的出路,重实质不重形式,培养老师是智慧通达的明师,教育学生是自立明德的明生,师生矢志创建的是社会尊敬的明校。因此,我们学院的使命是:明师、明生、明校。
学院的愿景
我们看看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种种问题;我们看看我们所处的人事环境,种种矛盾;我们看看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种种失衡。
我们处于一个不够好的时代,但幸运的是,我们也处于一个不断变好的时代。
我们应该有这个客观的面对态度。
从企业发展来,回顾到20年前,或者更早一些的30年前,也就是国营企业非常多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刚刚盈利,那时候民营企业很脆弱,生存的空间很小,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民营企业一步步走过来,放到当时来说都是很艰难的。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就是孕育创业、孕育民营企业的一个机遇,那时诞生的企业,产生了联想、华为、腾讯等一批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非公办的企业。就像今日社会,给了民办大学发展的一次机会。
我们知道,很多成功的大学之前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他们当年怎么走过来的,也需要时间的累积和人才的汇集。在这个时间点上,无论是国家政策鼓励民办教育,还是我们学院自主转制向前发展。我们都不要辜负机会的孕育,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举办方、管理层和师生们共同去实现理想,追求愿景。我们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愿景呢?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我和我的伙伴们讨论腾讯愿景的场景,是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吗?是实力最强的互联网公司吗?都不是的,我们的使命是提供给用户像水和电一样的互联网服务,给用户创造价值,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我们的所行所为,要得到用户、员工、合作伙伴、股东和社会的认可和尊敬,这才是检验我们的目标是否达到?也是监督我们是否偏离通往目标的道路。所以我们在讨论和制订腾讯的愿景时,愿意把“最受尊敬的互联网公司”树立为愿景。
同样,百年大计的教育志业,需要艰辛付出,需要创新突破,需要日子有功,需要代代累积。既然我们的使命是“明师、明生、明校”,我们需要寻求内在的东西,致力于教育实质的提升,得到老师、学生、社会的认可,一批批投身社会的毕业生给社会贡献了什么,树立了什么,帮助了什么,这些才是重要的。因此,我们愿意把独立学院通往民办大学之路的愿景,树立为:“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吾辈以最大努力践行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