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工学  >  正文

【城设】我院第六期博士生学术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1-03 16:42   点击数:

为激发学术科研的创新活力和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生学术交流研讨会第期于20241227日下午在学院专教楼516w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专业学者作为嘉宾。

会上,2024级城乡规划学博士谢东2024级城乡规划学博士刘治华分别进行了研究进展的汇报,随后各位专家进行点评和讨论。此次研讨会不仅检验了博士生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未来研究方向和需改进之处提供了指引与建议,同时也为在场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一、研究分享与专家点评

首先,由2024级城乡规划学博士生谢东带来了题为“探索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城市:来自部分城市的实证研究“的精彩报告。他的一系列研究聚焦于城乡空间的能源正义及设施规划问题,融合了遥感技术、能耗模拟和算法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国内外多座重要城市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究了提升城市能源、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多方面热点议题。

博士生谢东的研究主题新颖、内容丰富、方法创新。在经过详细的成果汇报之后,到场专家针对其研究主题、研究框架和研究区域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肯定了谢东丰富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赞扬了其学术热情,鼓励积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改进方面,专家们认为将来的研究,要基于对不同区域社会文化差异的深刻认知基础上开展量化研究,要更加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进而取得更具有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


 

 


随后2024级城乡规划学博士刘治华博士带来了题为“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其研究聚焦于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回顾了该效应从 1833 年最早记载到如今的概念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大气城市热岛、地表城市热岛、地下城市热岛以及区域热岛等多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基于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地下温度等不同途径的测度方法,包括各类遥感数据源的特点与应用。同时,还分享了国外 MIT团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以及国内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核心议题方面,探讨了热岛识别的范围界定方法及展望、热岛效应演变的新区扩张模式与空间形态变化、热岛效应缓解中蓝绿空间的作用及未来研究方向等内容,展现了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丰富成果与未来趋势。

刘治华博士的汇报内容详实、涵盖面广、条理清晰。详细的成果汇报之后,到场专家针对其研究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首先肯定了研究对城市热岛效应相关概念梳理的系统性,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的全面性,并且对研究中多种测度方法的介绍给予认可。在改进方面,专家们一致认为文献综述部分可进一步深挖细掘、精准聚焦。此外,就热岛效应缓解措施的研究而言,应当紧密围绕不同热岛类型的鲜明特点,更为系统地梳理各类缓解策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使研究更加完善、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二、交流总结

本次学术交流研讨会汇集了处于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尽管背景各异,他们在研究范式、理论框架及方法论的应用上展现出一定的共通性。正是这份共通之处,使得参会者能够通过聆听研究分享,有效拓宽学术视野。专家们的深刻见解,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激发了同学们的灵感。同时,专家们普遍强调,此类学术交流研讨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超越了导师与学生、课题组内的小范围讨论范畴,通过汇聚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智慧,往往能够带来突破性的视角与创新观点,为解决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提供新的思路,进而优化和完善整个研究设计。

 

文字肖雯

图片肖雯

审核李琦  叶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