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冯天瑜教授遗著《周制与秦制》在武汉大学发布

3月23日,在冯天瑜教授逝世一周年后,制度文化史学术研讨会暨冯天瑜教授新书《周制与秦制》发布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冯天瑜教授遗著《周制与秦制》在武汉大学发布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在研讨会上指出,冯天瑜教授对我国的中国文化史研究和武汉大学的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他对学术的执着和专注超出常人。冯先生把人生最精华的时光都奉献给了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骄傲。

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总编辑王希介绍了该书的编辑和出版过程。《周制与秦制》是冯天瑜教授在病榻上完成的最后遗著,学术界和全社会期盼已久。该书认为,制度文化史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其主张摒弃周制和秦制的负面内容,鉴取其优秀可取之处,同时吸收外来制度文化的可取之处,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服务。

新书发布仪式之后,学者们围绕“中国制度文化史”这一主题,对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和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等论题,展开热烈讨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术单位的唐翼明、严昌洪、罗福惠、郭齐勇、张国刚、欧阳哲生、马敏、陈伟、陈锋、徐少华等20多位学者发言。

学者们在发言中回顾与冯天瑜教授的学术交往,追忆他的学术精神,高度评价他的学术成就。学者们指出,冯教授虽然与世长辞,但《周制与秦制》凝聚着他晚年的思想精髓,是弥足珍贵的学术遗产。冯先生谦逊温和、朴实真诚的君子之风,博闻强识、长于思辨的学术才能,以及多才多艺、妙笔生花的人文修养,无不展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激励着青年学人专心向学、勇攀高峰。

下午,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冯天瑜教授的墓前举行了庄重的冯天瑜雕像揭幕仪式。

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表示,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冯天瑜先生雕像,艺术地再现了这位历史大家、文史名家的气度和风范。在雕像揭幕的时刻,我们不仅深切缅怀冯天瑜先生,更要弘扬先生的治学精神,扎根祖国大地做学问,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着力培养一流人才,将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谱写新篇。

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团队介绍了雕像的创作过程及所思所感。

冯天瑜教授遗著《周制与秦制》在武汉大学发布

冯天瑜教授的同事、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胡德坤,深情地追忆了与冯教授相识相知近四十年的点点滴滴。他说,冯老师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终生为国为民,奋斗不息。他用“珞珈又一擎天柱,桃李无言自有蹊”的诗句,赞誉冯天瑜教授的正直品格和杰出贡献。

湖北大学教授何晓明作为冯天瑜教授的学生代表发言,认为冯先生终生坚守平民本位和学人初心,坚守家国情怀、批判意识和人文精神,学生们立誓要继承先生遗志,学习先生优秀品格,砥砺前行。

冯天瑜教授的故乡代表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刘晓军主任和家属代表冯天瑾教授分别致辞。随后学者们共同参观“冯天瑜教授纪念展”。(通讯员刘欣然王梓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