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8月16—17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青学社主办的第七届“明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多维视域中的明代文学”在武汉大学举行。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文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广宏等出席并致辞。陈文新表示,和20世纪相比,本世纪明代诗文的研究涌现出一批知名度很高的优秀学者;出版了大量的关于明清诗文研究的论著,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种人才项目中,得到关注、支持的力度也在不断上升。他认为,这说明了明代诗文研究是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明诗总集编撰是清代诗学的重要组成
钱谦益一生热衷政治又笃信佛教,其佛教信仰与政治关怀水乳交融。顺治十六年以来,他频繁引用大慧宗杲关于“忠义菩提”的论述,将菩提心等同于忠义心,不仅讲究“以忠孝做佛事”,还要求以佛教“辅弼皇猷”,以实现出世与入世、佛法与政治的统一。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遇青表示,这一思想成为钱谦益晚年孜孜以求的精神追求,他不断在佛门中寻觅符合忠义理想的道友,也得到了部分空门遗民接纳和认同。
中国历代各学术流派多有授徒讲学的传统。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者刘洋表示,明代多数儒者无论有官职在身还是退居野处,无论是在书院等学府,还是在聚会或出游等日常交际场合,都热衷于讲学切磋,讲学活动的空间从书院到山林,从私宅到官舍,从都市至边塞,其规模与范围都远超前代。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山左著名文人,他在明清易代之际遭逢家难,不得已出海避难两次,而这一段经历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通过诗歌、杂文和戏曲得以记载。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雯表示,诗歌是他经乱之时“因境记事”之作,“情多于文”;杂文集《出劫纪略》是在易代之后其与清廷紧密联结之时的回忆性文字,政治性与沉重感被一再消解;戏曲《化人游》则是他决意赴京赶考之前所作,其中的未知与虚幻感以一种荒诞的面目被书写出来。
清人编撰的诗歌总集,卷帙浩繁、种类繁多,既有大型的通代、断代总集,又有小型的地方总集、家族总集、流派总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程表示,明诗总集的编撰是清代诗学的重要组成,在编撰宗旨、诗学观念、批评方法等多个方面显示出清代诗学的典型时代特征和历史演进面貌,与清代诗学思潮形成了紧密的关联与互动。
《列朝诗集序》一直被学界当作考察编纂史的核心证据,但其中掺杂了许多虚构的叙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学者徐隆垚表示,近十年来稿本文献的出现使得《列朝诗集》编纂研究有了新的证据,尤其是天一阁本出现以后,早期文本的体量扩充一倍还多,其文本面貌与晚期文本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敦促我们重新认识其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变关系。
从明代文官政治与官僚文化发展来看,仁宣朝是一个关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方宪表示,仁宣朝是明代文官政治发展的关键时期,较之此前的洪武、永乐朝,文官政治待遇普遍提高,与文官群体相关的制度设计不断优化,其中包括文官归省的制度化运行。
王慎中是明代中后期诗文领域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然而,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公众认知中,他如今的知名度不高、文学地位明显失落。浙江大学文学院青年学者高虹飞在文稿中阐释了其失落的表现,并分析和探讨了其原因。
书序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有其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叶晔表示,明嘉靖增刻本《钤山堂集》卷首的十数篇书序文,撰写于正德十年至嘉靖三十八年间,一般被视为当时文坛名流受严嵩委请的应酬之作。但正德、嘉靖年间是中国古代出版业在十五世纪发展低谷后的快速爬升期,这种发生在作家生前的高频次增刻行为,及由此生成的“副文本群”,无论基于刊印成本、效率的考量,还是对作者、读者心态的调整来说,都是前所未遇的新问题。
重绘明代地方诗学知识图谱
近年来,四六启这一文体已经逐渐得到了学界的一些关注。华侨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苗民表示,《鷽鸠小启》是现存唯一一部保留了四六启原初书写形态的明四六别集。书中三百余篇启文共同呈现出万历年间一个以著者连继芳为中心,以同年、同乡、同僚、同社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庞杂而鲜活的士人交际网络。连继芳的启文书写,从书写形态、篇章结构到平仄规范都普遍呈现出鲜明的程式化书写策略。
书序是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文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尊举表示,既可以通过书序了解作品的内容与特征,也可以藉此察知作序者的态度或主张。他以唐顺之的《钤山堂诗集序》为例进行研究表示,这是一篇表达曲折、意味微妙的书序,可以通过对它的细致解析以及与相关序文的对比,探讨书序的解读与使用问题。
在袁宏道的小品文中,《锦帆集》所收录的十余篇描写苏州地区风物民情的游记作品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马昕表示,一方面,袁宏道在这些游记中揭示了其在吴县担任知县前后对官场事务的抵触心理,凸显出山水与仕途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还呈现出其在从众与独处之间的抉择,背后潜藏的是雅俗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从袁宏道后来对这十余篇苏州游记的修改中,还可以看到其文化心态的蜕变:一方面是对官场政务负担的持续抱怨,另一方面则是对世俗文化的逐渐接纳,呈现出更具包容性、矛盾性与融合性的心态特征。
目前学界对苏诗接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的评点与注释、诗集的编刻与传播、诗学的接受与影响等角度,尚未看到对苏诗追和的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汤志波注意到,明清时出现至少百余首“用东坡清虚堂韵”、“次东坡清虚堂诗”为题的诗歌,均是步韵苏轼“天风淅淅飞玉沙”一诗,并引起多次规模不同的集体唱和。研究中,他就其创作动因及唱和过程进行了初步考察。
程敏政《皇明文衡》是明代最重要的明文总集之一。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者郑雄表示,乾隆年间组织编纂《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两部大型丛书之时,均将《皇明文衡》纳入在内,可见其文献价值与清代官方学术的态度。20世纪上半叶,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四部丛刊》时,又将其作为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收入《初编》集部当中,也足见现代主流学界对其学术价值的认可。研究中,他考察了《皇明文衡》的编集初刻与面貌形塑。
明代集部辨伪学主要继承宋代以来的辨伪讨论,也不断从新的角度提出见解,同时还尝试对集部辨伪学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安徽大学文学院讲师杜欢在文稿中主要着眼于明代集部辨伪学的源流、发展及其内在理路的考察,希望通过相关文献的爬梳、整理和剖析,让人们看到明代辨伪学发展的脉络和生态。
地方诗学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文化空间在明清时期有丰富的展开,一定程度上促使研究者对既有的历史书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来明以明代江西诗学知识建构为观察面,重绘明代地方诗学知识图谱及其诗学知识建构的地方景观,对地方诗学知识建构与明代诗学一般进程叙述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明代诗学史建构获得更多面、丰富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