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天瑜 图:刘建林
核心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桥事业长足进展,“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落成。此桥长1155米,为大跨度钢桥。笔者当年作为初中三年级学生曾多次到大桥义务劳动,桥上的某些水泥板,说不定是我们参加搬运的。此桥为民众钟爱,1957年诞生的武汉人命名“大桥”、“汉桥”、“长江”者甚众。
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2007年刘建林摄
桥梁,泛指一切架空的人造通道,略分“跨水”与“越谷”两大类,又以跨水为主,《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曰:“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中国江河纵横,提供了灌溉之利、航运之便,同时也带来行旅的艰难,如东西向的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都造成南北向交通的障碍,水量巨大的长江更有“天堑”之称,在古代曾一再阻挡北方铁骑南下,给商旅带来的困顿就更为普遍。为了克服山川阻隔造成的困局,中国古来即以造桥为国计民生大事,形成丰厚的桥梁文化传统——先贤充分肯定桥梁的重要作用,所谓“有桥千程近,隔水咫尺遥”,所谓“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所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既然桥梁如此利好于家国天下,故中国人历来把“修桥补路”视作大善之举。
赵州大石桥真景全图 刘建林供图
中国自古便是桥梁大国,开掘了多样的造桥材料,遂有木桥、石桥、砖桥、竹桥、藤桥、铁桥、钢筋水泥桥,乃至盐桥、冰桥等等。创造了丰富的桥梁型制,有梁桥(平桥)、浮桥(舟桥)、索桥(吊桥)、拱桥等等。其中拱桥最富技术含量,为中国首创,南北朝的《水经注》已有记载,实物存世最古的是隋代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安济桥,因地处今河北赵县,旧属赵州,故又称“赵州桥”。
时至近现代,藉助工业革命的伟力,桥梁建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不可同日而语。茅以升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用30个月工期,完成中国首座大型钢桥,1937年竣工,即逢抗日战争爆发,该桥使10余万难民得以通过,后日军迫近,茅以升忍痛炸毁钱塘江大桥,恢复钱塘江天堑,以阻挡日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桥事业长足进展,“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落成。此桥长1155米,为大跨度钢桥。笔者当年作为初中三年级学生曾多次到大桥义务劳动,桥上的某些水泥板,说不定是我们参加搬运的。此桥为民众钟爱,1957年诞生的武汉人命名“大桥”、“汉桥”、“长江”者甚众。
1968年落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独立主持设计施工的长江大桥。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进入建桥黄金时代,以武汉为例,近十余年新建五座长江大桥,连同老前辈武汉长江大桥,六座桥梁为大武汉造就了三环交通线。
近三十年间一系列桥梁世界纪录被中国打破:1982年世界最大跨度的铁路斜腿钢架桥——主跨176米的四川安康桥落成;1997年主跨590米的上海徐浦大桥落成;2005年跨径1490米的润扬大桥落成;2008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落成……中国正在进一步学习引进国外斜拉桥结构设计等技术,进一步开掘我国传统的悬索桥结构技术,并使之现代化。据报道,2020年前,中国将兴建大、中、小型桥梁20万座,桥梁在向雪域高原进军。
赵州桥建造者李春像 刘建林摄
桥梁不仅具有便利交通的实用价值,而且也是景观的有机构成,中国桥文化的一大特色便是对桥梁美学意蕴的关注与深度的开掘。
自古以来,中国人爱桥、颂桥,赋予桥梁灵动的美感。有将其喻为彩虹的——“玉带垂虹”(古建专家陈从周),“架石飞梁尽一虹”(宋 杜德源),李白更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名句。
有将其喻为蛟龙的——杜甫赠李白诗云:“水深波浪阔,天使蛟龙得。”将桥比拟为舞跃于水深浪阔之中的蛟龙,可谓妙想。
桥架水上,水映月色,故在诗人笔下,桥、月每每联姻,“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 杜牧)何等情致!套用此诗,我们也可以说:“三十六桥明月夜,玉人锦溪教吹箫。”
桥是联系的纽带,故为会友处,更是天各一方的情人相聚处,“鹊桥之会”传诵千古。
桥既然是聚散离合的节点,人们常常因桥怀旧、勾起思故之绪。唐人刘禹锡柳枝词云:“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明人葛一龙诗曰:“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桥畔送别,灞桥折柳,成为惜别的特定场景。宋人柳永词云:“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南宋陆游追思唐婉,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桥梁寄寓了如此丰富的或壮丽或悱恻的诗情画意,说明桥梁的美学价值不在实用价值之下。人们的美感诉求,不仅寄托在杭州西湖的“残雪断桥”、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等园林桥上,同时对各种交通桥也有美学要求。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竞展典雅的多座桥梁被列国游人称颂,正报告着此种消息。
桥梁,衔接江河阻隔,带来交通之便;也与山川融为一体,提供娱目赏心之美,可谓“能使山河增瑞色,永偕日月赛光华”。
注:摘录于《中国文化生成史》冯天瑜著 刘建林图
责任编辑:吴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