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1. 郭齐勇:“民藏”项目,“十四五”国家文化传承重大项目。
2. 郭齐勇:“民本文献集成”,“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3. 郭齐勇:“民本文献集成(初编)编纂与研究”,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4. 陈锋:《清代税收史》,202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5. 陈文新、余来明:《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6. 傅才武: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研究,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7. 傅才武:国家文化公园历史文化价值阐释与开发研究,社科文化遗产专项。
8. 周荣: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子课题四“宋元明清目录学史研究”。
9. 张跃月:《扬雄文艺美学思想研究》,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著作
1. 冯天瑜:《周制与秦制》,商务印书馆,2024年3月。
2. 郭齐勇:《四书通识》,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2024年1月。
3. 郭齐勇:《中华文化根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8月。
4. 郭齐勇、刘依平:《熊十力集》八卷本(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11月。
5. 徐兴庆、郭齐勇:《朱舜水集》(主编),宁波出版社,2023年11月。
6. 陈锋:《传统中国的财政体制与国家治理》(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11月。
7. 陈锋:《珞珈山下》,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年6月。
8. 陈锋:《清代盐务与财政》,中西书局,2024年10月。
9. 陈文新、江俊伟:《刘永济评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24年。
10. 杨华:《传统中国岳镇海渎研究》(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8月。
11. 杨华:《礼学新论》丛书(10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8月。
12. 陈伟:《睡虎地西汉简牍·质日》(整理),中西书局,2023年10月。
13. 陈伟:《包山楚墓竹简》(整理),文物出版社,2024年1月。
14. 欧阳祯人:《古琴艺术的文化追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24年5月。
15. 欧阳祯人:《中国文化课》(参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5月。
16. 谢贵安:《戴羲集校注》(合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7月。
17. 聂长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第一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年。
18. 余来明:《明代文学史料要略》,中华书局,2024年12月。
19. 余来明:《建构中国文学话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
20. 傅才武,陈庚:《中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23-2024)》,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
21. 周荣:《武汉大学图书馆藏三朝〈明实录〉》(全50册)(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24年5月。
22. 王新才、周荣:《武汉大学图书馆馆藏晚清名臣手札》(全八卷)(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
23. 周荣:《苏雪林未刊日记(1934年、1936年)》(全四册)(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24年10月。
24. 申万里:《元代出仕中国的高丽人群体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11月。
25. 李天虹:《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文物出版社,2023年3月。
26. 吴光正:《中国道教文学中国基督教文学研究索引》(编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23年12月。
27. 吴光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索引》(编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23年10月。
28. 吴光正:《中国宗教文学史》(6种)(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2023年。
29. 胡治洪:《熊十力评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24年4月。
30. 钟书林:《论语精读》(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4年7月。
31. 李少军:《近代日本在长江流域的扩张(1862—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5月。
32. 鲁小俊:《清代书院课艺选刊》12册(主编),崇文书局2024年。
33. 吴根友、秦平、刘乐恒:《中国哲学原著导读》(编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
34. 刘乐恒、肖毅:《两汉铭刻丛刊》(共4辑65种)(编著),崇文书局2024-2025年。
35. 张昭炜:《易余(外一种)》修订版(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4月。
36. 张昭炜:《方以智的哲学精神》,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37. 张昭炜:《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八讲》,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
38. 张昭炜:《人谱》(点校),中华书局,2024年10月。
39. 范云飞:《秦汉六朝隋唐礼制与经学论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5月。
论文
1. 郭齐勇:《黄钊〈清本《庄子》校训析〉序》崇文书局,2024年1月。
2. 郭齐勇:《〈萧萐父学术思想研究〉序》,载张志强:《萧萐父学术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24年1月。
3. 郭齐勇:《现代儒学三圣——梁漱溟、熊十力与马一浮》,载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编:《京师人文宗教讲堂(2015年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24年3月。
4. 郭齐勇:《一位同时开启两道阐门的思想巨匠》,载赵士林主编:《入乎时代 超乎时代 李泽厚先生纪念文集》,中华书局(澳门)有限公司,2024年4月。
5. 郭齐勇、杨柳岸:《王船山的历史影响》,《船山学刊》,2024年3月第2期。
6. 郭齐勇:《萧萐父先生的学术贡献与精神遗产--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哲学史》2024年5月第三期。
7. 郭齐勇:《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与生命力》,《北京日报》2024年7月5日第13版(京报读书·思享)。
8. 郭齐勇:《中国哲学的自信》,中华文化学院主编:《中华文化》第一辑。东方出版社,2024年3月。
9. 郭齐勇:《萧萐父先生的学术贡献与精神遗产》,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4年第10期转载。
10. 郭齐勇、杨柳岸:《船山学与中国哲学》,上海《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摘载。
11. 陈锋:《清代税收立法探讨》,《财政史研究》第16辑,2023年10月
12. 陈锋:《晚清海关的设置与税收》,《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第11辑,2023年12月
13. 陈锋:《“济用”与“理财”视域下明清货币与财政的关系》,《光明日报》2024年1月8号“理论·史学”版。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2024年第1期转载。
14. 陈锋:《名实之间:晚清财政词语的引进与财政变革》,《澳门理工学报》2024年第1期“名家专论”。《新华文摘》2024年第9期摘要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24年第5期转载。
15. 陈锋:《晚清“盐捐”述论》,《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2024年第1辑(总第12辑)
16. 陈锋:《税内税外:清代前期的地丁原额与实际税负》,《宁波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6期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2024年第5期转载。
17. 陈锋:《“济用”与“理财”:明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体化》,《纸币的诞生演进与货币发展》上册,中国金融出版社2024年6月版
18. 陈锋:《中国历史上的专卖制度》,国际儒学联合会编《大道知行》,辽宁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
19. 陈锋:《晚清财政与国际接轨的路径和范式》,《江汉论坛》2024年第10期。
20. 陈文新:《古代笑话的风格类型与社会功能》,《名作欣赏》2024年第1期。
21. 陈文新:《古代小说命名的多维观照》,中华读书报2024年2月7日第10版。
22. 陈文新:《古典小说阐释中的“奇书”视野和“名著”视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6期摘要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8期全文转载。
23. 陈文新:《通俗文言小说总集编纂与宋代话本体传奇的文类特征》,《齐鲁学刊》2024年第3期。
24. 陈文新:《四大名著与中华文化》,陈文新、鲁小俊,杨学文主编《中华文化传承十二讲》,人民出版社,2024年。
25. 陈文新、蒋璇:《文学史上的“跨界”现象与文学史的学科边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9期转载。
26. 陈文新:《论中国文学史的著述文体》,《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27. 陈文新:《两位唐传奇名家的“玄怪”之思》,《中国小说论丛》第五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4月。
28. 杨华:《酬世文献与中国传统礼制的“下移”》,《文史哲》,202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24年第4期转载。
29. 杨华:《楚墓的分厢与门窗设计:楚人来世灵魂观念的探讨》(韩文)(第一作者),《Journal of East-West Humanities》(《东西人文》韩国),Vol.25(2024年8月)。
30. 陈伟:《睡虎地汉简〈质日〉中的“算”与“定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24年第1期转载。
31. 陈伟:《秦简牍“执法”新诠——兼论秦郡的评价》,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24年第4期转载
32. 陈伟:《秦簡牘「執法」新釈》,《古代文化》(日本),2024年第4期。
33. 陈伟:《秦 簡牘에 보이는 ‘執法’의 새로운 해석:秦郡에 대한 평가를 겸하여》,《东亚文化》(韩国)第61期。
34. 陈伟:《清华大学藏楚简〈祷辞〉研读札记》,《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巴蜀书社,2024年。
35. 陈伟:《“葉书”与“岁纪”》,《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4期。
36. 陈伟:《睡虎地汉简〈质日〉的整理复原》,《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9日第5版。
37. 陈伟:《睡虎地汉简质日的历史记忆》,《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9月11日第6版。
38. 陈伟:《探寻简牍里的长江文化》,《湖北日报》2024年9月15日第6版。
39. 陈伟:《长江流域简牍的支郡线条价值》,《解放日报》2024年11月19日第20版。
40. 徐少华:《楚简与帛书<五行>篇章结构及其相关问题》,《金声玉振——郭店楚墓竹简出土三十周年研究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
41. 徐少华:《史念海先生与先秦秦汉历史地理研究》,《守正与创新—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
42. 徐少华:《湖北枝江姚港春秋墓年代与相互关系简说》,《湖北文博》创刊号,科学出版社2024年。
43. 李维武:《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文化自信”》,载马敏等主编《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
44. 李维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人民至上观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4年第1期转载。
45. 李维武:《仁人志士身上的君子人格》,《学习时报》2024年3月8日。
46. 李维武:《冯契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思想路径与内涵拓展》,载高瑞泉主编《烛照智慧的轨迹:冯契的哲学史研究》(该书第四章),商务印书馆2024年3月。
47. 李维武:《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与“实践论”哲学体系的创立》,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2024年第2期转载。
48. 李维武:《毛泽东创立“实践论”哲学体系的路径与方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5期。
49. 李维武:《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重温萧萐父先生〈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序》,载吴根友主编《萧萐父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新开展》,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5月。
50. 李维武:《张申府实现哲学之“通”的三重维度及其启示》,《衡水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
51. 储昭华:《解蔽之蔽:荀子解蔽方法论的双重旨向与效应》,《福建论坛》202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24年第5期转载。
52. 聂长顺:《近代“中国式”的生成与展开》(第一作者),《人文论丛》2024年第1辑。
53. 欧阳祯人:《翟震川哲学思想述论》,《贵州社会科学》, 2024年第三期。
54. 欧阳祯人:《邓定宇哲学思想的易、庸导向》,《江汉论坛》2024第十期。
55. 欧阳祯人:《乐是心之本体:阳明心学的美学向度》,《哲学研究》2024年第九期。
56. 欧阳祯人:《王阳明对儒家民本思想的重要推进》,《光明日报·理论版》2024年8月24日第11版。
57. 欧阳祯人:《邓定宇的思想渊源》(第二作者),《人文论丛》2024年第一辑(41卷)。
58. 欧阳祯人:《朱熹与王阳明的为学方法》,《国际儒学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3月。
59. 欧阳祯人:《禅让制的历史背景与思想研究》,项楚、舒大刚主编:《中华经典研究》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24年1月。
60. 欧阳祯人:《刘咸炘对儒学发展史的反思与期待》,见《萧萐父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新开展》,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5月。
61. 欧阳祯人:《灯火阑珊话阳明》,《中国心学》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24年8月。
62. 欧阳祯人:《上海博物馆藏竹书<从政>篇政治哲学研究》,《曾子学刊》第六辑,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12月版。
63. 谢贵安、谢盛:《明代宫廷女教书的政治解析》,《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
64. 谢贵安、程洋洋:《明末至晚清传统书目与新学书目对西学的认知及差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65. 谢贵安:《西学影响下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近代阐释》,《江海学刊》2024年第6期。
66. 谢贵安、喻俊虹:《传统官史的近代异动:〈清宣宗实录〉对西方认知的转变》,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24年第1期转载。
67. 余来明:《“狂歌”与“鸣盛”:明初诗人身份转换与台阁书写意识的勃兴》,《文史哲》2024年第2期。
68. 余来明:《发古人之真精神:钟惺思想的时代意义》,《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2日。
69. 余来明:《交往的情趣:元末明初江南诗人的风雅之好》,《长江学术》2024年第3期。
70. 余来明:《李梦阳的“真面目”:杨慎批选〈空同诗选〉对复古诗学的解构》,《中国韵文学刊》2024年第2期。
71. 余来明:《地方性诗学建构与明代诗学叙述的多重面相——以江西诗学为考察对象》,《文学遗产》2024年第4期。
72. 余来明:《世界知识的地方性:中国学术话语现代生成的历史考索与省思》,《南国学术》2024年第3期。
73. 余来明:《故乡的隐喻:明初的离散诗歌书写及其诗史意义》,《明清文学与文献》第14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24年。
74. 余来明:《复数的“文明”:〈文明小史〉与晚清中国的“现代”风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
75. 余来明:《明前期国家文学视野下的“燕京八景”诗》,《光明日报·文学遗产》2024年11月11日。
76. 余来明:《守之如素 踵迹前贤》,《中华读书报·国学》2024年12月4日。
77. 傅才武,王异凡:《四十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三角法则”——基于湖南广电集团的经验考察》,《文化软实力研究》2024年第6期。
78. 傅才武,李高峰:《国家文化公园的历史物象-意象-意境三重叙事结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79. 傅才武:《诗性文化与诗性智慧的集中体现》,《博览群书》2024年第11期刊。
80. 皮彦芳, 傅才武:《国家文化公园超级情绪价值的表征与作用机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总第52期。
81. 傅才武, 李越:《“项目进村”何以形成制度同构效应——基于河北省秦皇岛市B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的调查》,《地方治理研究》2024年第4期。
82. 傅才武:《谈谈长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求是》2024年第22期。
83. 马敏,罗福惠,傅才武等《冯天瑜先生学术思想笔谈》,《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9(5):102-122
84. 傅才武, 秦然然, 饶伟达:《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历史经验与未来趋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9期。
85. 傅才武, 赵辉:《文化技术阶梯理论:技术范式转变中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总第32期。
86. 傅才武, 李高峰:《论线性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理念——以中国长江博物馆为中心》,《江汉论坛》2024年第7期。
87. 傅才武,李越:《规划“万里长江第一桥博物馆”,赋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武汉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
88. 傅才武:《“抖音注我”开新局:平台技术环境下的非遗传播传承路径与政策创新》,《图书情报知识》2024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2024年第10期转载。
89. 傅才武:《国家文化公园:空间结构叙事与文化认同塑造》,《学习与实践》2024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24年第10期转载,《新华文摘》,2024年第17期转载。
90. 傅才武:《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当代江西》2024年第5期。
91. 岳楠, 傅才武:《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绩效困境与因应策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总第52期刊。
92. 傅才武:《充分发挥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武汉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93. 傅才武, 李越:《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问题——国家文化结构视野下由文化认同建构国家认同的逻辑》,《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傅才武:《论旅游开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旅游学刊》2024年第3期。
94. 傅才武,魏冀:《中华文化传承视野下国家文化公园的价值定位及政策意义》,《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转载。
95. 李巍:《中国哲学是什么:一种面向现实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期
96. 李巍:《中国思维:一种内隐维度的现实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
97. 李巍:《中国思想:概念语言的经验模型》,《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
98. 贾晋华:《〈楞严经 〉转译及真伪之争新考论》,《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24年第5期转载。
99. 李天虹:《秦汉拘束类刑具新证》,《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3期。唯一作者
100.李天虹:《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M362出土木牍初探》,《文物》2024年第3期。
101.李天虹:《荆州拍马山027号楚墓竹简反映的丧葬礼俗》,《江汉考古》2024年第3期。
102.李天虹:《湖北出土五种楚简的学术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6日第7版。
103.李天虹:《读荆州王家嘴楚简〈孔子曰〉札记》,《出土文献研究》2024年6月。
104.李天虹:《湖北云梦郑家湖战国秦汉墓地M277发掘报告》(第三作者),《考古学报》2024年第5期。
105.刘国胜:《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战国出土文献研究概述》,《简帛》第2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5月。
106.刘国胜:《信阳遣册“柅”蠡测》,《古文字论坛》第4辑,中西书局2023年12月。
107.周荣:《明代乡村慈善模式的制度设计和基层组织慈善功能的演变——以两湖地区为中心》,《云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108.周荣:《史铸词魂-从沈祖棻看明清江南才女传统的延续与演变》,《名作欣赏》2024第25期(总第837期)。
109.申万里:《宋辽金时期契丹族历史文献的生成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110.申万里:《中国古代社会信息的收集与传播——以元朝为中心》,《人民论坛》,2024年第22期。
111.吴光正:《〈长春真人西游记〉诗词的创作旨趣》,《三峡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112.吴光正:《道举与唐代文人的文学创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113.李少军:《清末民初日本操控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举措及其落败》,《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1期。
114.胡治洪:《熊十力经学思想中的外王说》,《儒家文明论坛》(第九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15.胡治洪:《在历史源流中探寻儒家传统的真精神》,载《大众日报》2024年9月24日第6版理论周刊。
116.鲁小俊:《隐于书院:一种“中间状态”的出处选择——以元末徽州士人赵汸和郑玉为中心》,《安徽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117.鲁小俊:《书院文学教育的“大文学”属性——以成都尊经书院为中心》,《天府新论》2024年第3期。
118.鲁小俊:《清代科举文学研究的文体视角》,《文学遗产》2024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9期。
119.鲁小俊:《作为文学空间的书院——以王闿运、杨度为中心》,《东吴学术》2024年第5期。
120.鲁小俊:Imperial Examination shaped Ming literary ecology,《中国社会科学报》英文版,2024年5月30日。
121.鲁小俊:《古代“书院人”的师道传承与价值追求》,《人民论坛》2024年第20期
122.鲁小俊:《斯文在兹:作为文学空间的书院》,《光明日报·国家社科基金》2024年11月27日。
123.鲁小俊:《清代书院是如何应对内卷的》,《博览群书》2024年第9期。
124.钟书林:《百年敦煌文学研究及其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全文转载。
125.钟书林:《《关于敦煌文的一些思考》,《光明日报》,2024年9月2日第13版。
126.梅伟、钟书林:《刘邦喜“六国纵横时”与汉初政论文风考论》,《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
127.钟书林:《钟会谗杀嵇康公案的再审视——对〈世说新语〉史料的分梳》,《岭南学报》第19辑,2023年12月。
128.薛梦潇:《东汉西南夷道上的王朝经略》,《历史研究》2024年第5期。
129.张昭炜:《孔学与庄学的人道天道会通与托孤》,《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6期。
130.张昭炜:《宋元时期的中原文化与中华文明共同体》,《河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11期。
131.张昭炜:《方以智哲学思想的新定位》,《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1期。
132.张昭炜:《儒家功夫论的理论架构、概念簇、哲学及艺术——读倪培民先生<儒家功夫哲学论>》,《现代儒学》第十三辑,商务印书馆2023年12月。
133.张昭炜:《作为〈庄子〉内篇旨趣的“撄宁”》,《哲学与文化》2023年第12期。
134.张昭炜:《方以智哲学的本体:“余”论》,《清华国学》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
135.张昭炜:《激活阳明学研究的时代力量》,《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02月23日第A03版。
136.张昭炜:《作为亚圣的颜子与克己复礼——以海昏侯墓衣镜颜子传记为中心》,《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137.张昭炜:《哲学、功夫与治欲——世界哲学视域下中国哲学的特质及贡献》,《孔学堂》2024年第2期。
138.张昭炜:《中国文化的创造性与开放性特质——方以智的哲学世界及文化理想》,《中国文化》第60期。
139.张昭炜:《阳明学的孔学及学孔——兼论孙应鳌学孔书院与学孔宗旨》,《孙应鳌研究》2024年第1期。
140.张昭炜:《虞廷十六字心传辨正及思想变迁——基于欲望的认知及治疗视角》,《中州学刊》2024年第11期。
141.范云飞:《汉唐皇帝即位仪式演进的历史逻辑——以〈尚书·顾命〉诠释为中心》,《历史研究》2024年第9期。
142.范云飞:《汉唐间隐逸思想的展开与遯、逃之辨》,《哲学与文化》2024年第7期(总第602期)。
143.范云飞、顾涛:《东晋“太祖虚位”礼议考述——兼论礼制史上的经义推致之法》,《国学学刊》2024年第1期。
144.范云飞:《佛道之间的隐士郭文及其驯虎故事》,《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24年转载。
145.范云飞:《中古礼议书籍考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4年第1辑(总第49辑)。
146.范云飞:《唐中宗郊天韦皇后亚献议再探》,《唐史论丛》2024年第1辑(总第38辑)。
147.范云飞:《惟圣时宪:试析南北朝隋唐的改撰〈论语〉现象》,《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24年第1辑(总第31辑)。
148.范云飞:《“正体”与“爵土”:中古嫡孙承重礼议所见的家国关系》,《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4年第1辑(总第32卷)。
149.范云飞:《〈旧唐书·礼仪志〉会昌庙议错简、阙载及史源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2期。
150.范云飞:《宋元嘉二十三年何承天奏弹文书再析——兼论晋宋礼议的运作与制衡机制》,《中外论坛》2024年第1期。
151.范云飞:《魏晋礼议与政务运作研究——以“正式制度”为中心》,收入顾涛主编:《礼制与边疆——〈通典〉与中国制度传统》,凤凰出版社2024年版。
152.张跃月:《以书法美育塑正大立场》,载王岳川主编:《文化书法20周年特辑》,河北美术出版社2023年版。
153.朱明数:《经义解释的文本技术》,《国学学刊》2024年第1期。
154.朱明数:《韦玄成“五庙迭毁”説与西汉庙制变革》,《中国考据学》第一期,商务印书馆,2024年5月。
155.朱明数:《塑造“毛公之义”:陈奂对〈毛传〉的补充、取舍与使用》,《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3期。
156.朱明数:《丧服中的出母、嫁母之服》,《历史文献研究》第52辑,广陵书社,2024年5月。
157.朱明数:《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疏误例说》,《中国诗歌研究》第27辑,2024年10月。
咨政
1. 申万里:《担文化使命促经济发展——谋划打造武当世界道学中心》(第三署名),获省长、副省长批示。
2. 傅才武等:《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有关建议》,获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有关部门批示、采纳。
3. 傅才武等:《推动我国世界遗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获中央办公厅采纳。
获奖
1. 冯天瑜:《冯天瑜文存》,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五届湖北出版政府奖。
2. 陈文新:《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24年5月以优秀等级结项。
3. 陈文新:《英雄时代:陈文新品评多维三国》,获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4. 陈文新:《贾府的多重空间与〈红楼梦〉的多维视野》2024年11月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冯其庸红学学术提名”。
5. 傅才武:《国家文化与国民文化的构造及其转换》,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论文二等奖。
6. 范云飞副教授获评2024年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