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大学》讲读二、三课后感言

6月13日,让人翘首以待,盼望已久的欧阳祯人老师《大学讲读》第二、三次讲座,终于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三楼大报告厅迎来了其开讲的日子。像第一讲一样,欧阳老师依然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卓越的演讲艺术和幽默风趣的风格抓住了每个听众的心灵。

一,“别人讲过的,我不讲。”

《大学》是流传了上千年的经典,是中华文明真正的源头活水。历来诠释者成百上千,但能与时俱进,不落窠臼地讲出新意的却不多。欧阳老师上来即说:“别人讲过的,我不讲。”其实这是难上加难,火中取栗,险中取胜的选择。因为演讲,就是在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口耳之际,即时抓住人心的艺术。一方面要抓住问题的实质,直捣虎穴。另一方面,又要独辟溪径,不能炒现饭,这不仅要有绝顶聪明的睿智,要有深刻的领悟力,而且要有超级的勤奋与思考,才有可能。

欧阳老师在这次闻一多国学讲堂原来准备讲的内容是:(第一讲《大学》的宗教性,此讲已经在上一次讲过了)第二讲《大学》的内圣外王、第三讲《大学》的絜矩之道、第四讲《大学》的义与利、第五讲《大学》与人生修养。但是,后来欧阳老师讲的是:悲悯、正义、克制、快乐与义利。欧阳老师在讲快乐的内容和视角上,就是要新颖、独到,扣人心魄。

在“悲悯”章,欧阳老师引领我们认识到的是人的神性与尊贵性。“德”(悳)字是用心的眼睛与天通话而无所不见,“明”(上明下示)字是贡台上祭祀的日月之明,天地之明,神灵之明。“明德”本身就是个宗教性词汇,是“天命之谓性”,是“天地之性人为贵”,是天之所赋予我,不磨不灭,指引着我成圣成贤的人之本心。在宗教情怀关照下,整部《大学》其实是圣贤的悲悯之心对人之“明德”的珍视,对人的神性、尊贵性的慈悲开示。“致知”,也就是知吾人之大本大源,知吾人从哪里人,到哪里去。这是人生真正值得认真思考的大问题,是古代先贤对后世生民真正的悲悯和启示。

在“正义”章,欧阳老师引领我们认识到了,“天下平”是八大条目的终点,更是《礼记·大学》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与目标。“明明德”是每个人自明其明德,“作新民”是使每个人都站立起来,“致中和”是在每个人从自身开始,把忠、恕之道推而极之的政治方向。使每个个体的人“各正性命”,“止于之善”是《大学》的正义观的前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正视社会正义的基础。从上到下,上行下效的方式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欧阳祯人老师指出:这是《礼记·大学》的基本套路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的作者试图从道德修养的角度,以“絜矩之道”的社会共识解决社会的正义问题。当然,从现代社会反思传统,儒家政治仅靠个人的修身是不足够,还需要有制度、法制、民主的层面建构才能真正保障国家正义的到来。但是《礼记·大学》的意思是,制度、法制、民主的现代制度,始终不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所以,《礼记·大学》的德治思想始终都是不过时的。

在“克制”章,欧阳老师引领我们认识到了,“知止”即是要克制自己。“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礼记·大学》)知止是知每件物事所当止,止其所当止需要的是自我克制精神和能力。“仁义礼智信”是礼的内核,孔子传道颜渊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十六字教,其实即是高度自律、克制精神。而这份克制精神的背后所依托的是圣人对人的神性、独立性、大本大原和创造性的深切悲悯与珍视。“知止而后有定”,只有拥有高度的自律、克制精神,一个人才能贞定其精气神,才能生发出“定、静、安、虑”的工夫修养,最后有“得”于道。

在“快乐”章,欧阳老师引领我们认识到了人之所乐的原因是,我是人。庄子的“知鱼之乐”背后是一个自由心灵所领悟到人之为人的快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表达的是“志在圣贤”的读书人乐此不疲、精益求精的修学状态;“如保赤子”,表达的是保持一种简单、赤子之心生活的快乐;“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是一种感恩、敬畏、责任、奉献的人生信仰,是一种精神、灵魂的快乐。“乐只君子”表达的则是一种与民同乐、民吾同胞的“众乐乐”。在“义利”章,欧阳老师引领我们认识到了“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为国之道,更指示出了“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的深刻道理,“聚敛之臣”使全国上下贪于财利,激发起人的无穷欲望,是当国者更应杜绝的。这种讲法,从生活本身出发,少了八股气,多了人文关怀,从而加强了演讲者、经典与听众之间的沟通张力。

二,演讲的灵魂是内容

在讲堂上扣人心弦的是思想。但是,在演讲中思想不是干巴巴的教条。欧阳老师的演讲深刻性与生动性并重,系统性与趣味性共举,理论性与幽默恢谐相得益彰。

从思想上来看,欧阳老师关于《大学讲读》演讲关键是内容极为新颖。从人的神性入手,讲人的尊贵、反省精神、大本大原和创新天职。始终依托于此,欧阳老师的演讲层层论证而旁征博引,是知识的盛宴。但表述的过程绝无枯燥之嫌、乏味之感。因为欧阳老师特别善长围绕主题来讲故事。让听众领略到了孔子陈蔡绝粮依然弦歌不绝,“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奉献精神,特雷莎修女为穷苦人民奉献一生的高贵与博爱精神;领略到了吕不韦存心不良,最后断子绝孙的下场,韩信、陈平忍辱负重,志向远大终显名;领略到了姜子牙、诸葛亮恬淡虚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关、张意气用事、终究功败垂成、浩大的事业毁于一旦的悲惨结局。一个个故事在欧阳老师思想光辉照耀下,特别发人深思;一个个人物在欧阳老师语言描绘中,显得栩栩如生。在整个《大学讲读》演讲中穿插了数不清的这样的中外人物故事,点到为止。思想与故事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而又生动传神、夺人心魄。欧阳老师讲故事像说书,精彩之极,而又收放自如。你只要在场,就不能不听,为之雀跃,为之忧愁,为之迴肠荡气,为之午夜销魂。

三,演讲的动力是激情。

欧阳老师演讲之所以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是气场极足。而气场极足的原因是贯穿演讲始终的,是一股顶天立地正气。而这股正气护卫着的,是一颗激情燃烧的心灵。讲台上的欧阳老师一会儿如严父般望之俨然,义正词严;一会儿如慈母般仁慈,关爱有加。讲到痛快处台下听众莫不悚然动心,肃然而有敬畏焉。

欧阳老师是一位诗人。他的演讲,仿佛也要把每一场演讲写成一首荡气回肠的诗歌。要感动听众、燃烧听众,首先感动自己、燃烧自己。笔者以为,欧阳老师演讲之所以如此激情四射,活力动人,一是老师善于挖掘演讲材料中燃情因素,二是老师有深沉厚重思考沉积,才能如此深中肯綮,直指人心。同样的一段话,同样的一个人物、故事,从欧阳老师嘴中说出,就有完全不同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是欧阳老师善用准确的排比句,欧阳老师的演讲词汇极为丰富,表达十分流畅,雅俗共赏而不沦于媚俗,旨趣高雅而无丝毫掉书袋之嫌。欧阳老师演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代名篇、诗词横流倒背,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动人心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扫除不洁,神乃留处”,“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至今想来,仍觉余音绕梁,沁人心脾。

总之,欧阳老师的演讲是内容与形式俱美,思想与语言的交相辉映的杰作。听欧阳老师讲座是听觉的享受,更是灵魂的飞舞。仿佛是在谱就一首动人心弦的交响乐曲,令人心神摇荡,人心振奋,久久不能忘怀。

武汉大学 刘海成

2015年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