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学者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李维武

一、基本信息

李维武教授

籍贯:安徽合肥出生年月:1949年2月

联系电话:027—68764697电子邮件:heping@whu.edu.cn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邮编430072)

二、学术头衔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三、社会头衔

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副会长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儒学文化分会会长

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教育背景

1962—1968年,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学生;

1978—1982年,武汉大学哲学系本科,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2—1984年,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7—1990年,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五、工作背景

1968—1970年,湖北省天门县石河区雷陈公社七大队三小队插队务农;

1970—1978年,武汉大学九一二电子厂工人;

1984—1987年,武汉大学哲学系助教;

1987—1993年,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师;

1993—现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中国哲学

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七、科研活动

1)代表性著作

1.《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2.《吕不韦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3.《王充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出版。

5.《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6.《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7.《中国哲学的传统更新》,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8.《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与何萍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陶德麟、何萍、颜鹏飞、丁俊萍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11.《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12.《人文科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2)代表性论文

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史观与方法:

1.《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与传统更新——关于19—20世纪中国哲学史观的思考》,载《哲学研究》2012年第4期。

2.《形态、问题与思潮: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载《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

3.《蕴含思想史维度的哲学史研究——对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如何继承?》,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5.《中国哲学的继往与开来——张岱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观及其启示》,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6.《冯契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7.《中国思想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新阐释——韦政通先生〈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读后有感》,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8.《现代大学哲学系的出现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哲学的开展》,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11期。

9.《近现代报刊中的20世纪中国哲学世界》,载《南国学术》2016年第2期。

10.《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与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辛亥革命时期的哲学开展研究:

11.《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中国现代革命观念的形成》,载《学术界》2011年第7期。

12.《1903—1906年:中国革命观念的古今之变——以邹容、秦力山、孙中山、朱执信四篇著述为中心》,载《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哲学开展研究:

13.《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5期。

14.《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与“启蒙反思”》,载《现代思想衡虑下的启蒙理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15.《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及其启示》,载《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2期。

16.《〈新青年〉视野中的孔子、孔教与儒家纲常》,载《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9期。

17.《五四运动与民主观念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变化》,载《学术探索》2011年第8期。

18.《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5期。

19.《1919:李大钊的思想足迹》,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20.《1920:毛泽东的思想足迹》,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21.《科学、民主与社会主义:张申府与新文化运动》,载《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

22.《百年反思: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载《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11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23.《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载《哲学分析》2010年第4期。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两种传统》,载《江汉论坛》2008年第11期。

25.《新文化运动中的唯物史观派》,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4期。

26.《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载《学术月刊》2017年第6期。

2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之路》,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7期。

28.《20世纪30年代—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结合的形态》,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9.《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0.《毛泽东选择“主义”的三重维度》,载《历史研究》2013年第6期。

31.《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及其在现时代的意义》,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2.《邓小平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载《江淮论坛》1999年第5期。

33.《邓小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智慧》,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2期。

34.《李达对唯物史观的多向度开展》,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5.《新发现的李达著作〈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6.《从唯物辩证法论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解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

37.《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可贵探索——冯契先生〈智慧说三篇导论〉初探》(与何萍合写),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38.Human Nature,Personality,and Human Freedom in Feng Qi's On Wisdom(与何萍合写),载Philosophy Study[美国],Volume 4,number 6,2014。

39.《从冯契的“智慧说”的心性论和人格观看中国哲学的变革之路》(与何萍合写),载《学术月刊》2014年第4期。

40.《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轴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5期。

20世纪中国儒学史研究:

41.《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42.《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的总体走向与基本历程》,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5期。

43.《近50年来现代新儒学开展的“一本”与“万殊”》,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4.《全球化与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保守主义》,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45.《现代新儒学重建本体论的贡献与困境》,载《新儒家评论》第1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46.《冯友兰·洪谦·维也纳学派》,载《冯友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47.《冯友兰在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的探寻》,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8.《20世纪心学开展的三种形态——以来自鄂东之地的熊十力、徐复观、胡秋原为中心》,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49.《徐复观对中国道德精神的阐释》,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50.《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51.《徐复观对中国史学精神的阐释》,载《思想与文化》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52.《徐复观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反思》,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53.《徐复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基本方法》,载《新亚学术集刊》第19期,香港中文大学2006年10月出版。

54.《开辟现代新儒学走向生活世界之路——关于徐复观消解形而上学思想的再思考》,载《孔子研究》2013年第2期。

55.《徐复观与唐纵:40年代的“改革”梦》,载《人文论丛》2000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56.《胡秋原哲学思想的心学特征》,载《孔子研究》2011年第1期。

57.《牟宗三对“存在”问题的探寻与未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载《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58.《心通九境:唐君毅与道家哲学》,载《道家文化研究》第20辑,三联书店2003年9月出版。

59.《文化保守主义再度兴起的实质、原因与影响》,载《学术研究》2008年第3期。

60.《政治儒学的兴起及其对中国思想世界的影响》,载《求是学刊》2006年第6期。

湖北地区与武汉大学的哲学传统研究:

61.《湖北地区的心学传统及其意义》,载《文史哲》2005年第1期。

62.《激情与乡愁:鄂东籍旅台思想家的乡土文化因素》,载《大陆赴台知识分子研究——殷海光夏道平纪念会论文合集》,九州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63.《武汉大学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哲学——王星拱与〈科学概论〉》,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4期。

64.《武汉大学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范寿康与〈中国哲学史通论〉》,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5.《李达所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色的性格——为纪念武汉大学110周年校庆而作》,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6期。

66.《关于“哲学无定论”问题的探讨与陈修斋先生的阐释》,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67.《早期启蒙说的历史演变与萧萐父先生的思想贡献》,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1期。

68.《萧萐父老师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载《哲学评论》第7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69.《风光最是东篱好胜似攀缘学野薇——李德永教授学述》,载《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东方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

70.《土家人精神生活与智慧追求的绚丽历史长卷——〈土家族哲学通史〉的追求、特色与方法》,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思潮”(批准号03BZX030),2003年立项;2008年结项。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20世纪中国哲学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批准号05JJDZH243),2005年立项。

3.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儒学形态与功能的近百年变化与未来展望”(批准号09&ZD069),2009年立项。

4)科研获奖

1. 2001年,独立撰写的《徐复观思想研究(系列论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94-1998)三等奖。

2. 2004年,独立撰写的《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 2009年,独立撰写的《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 2009年,参与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获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获奖排名第四。

5. 2015年,参与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获奖排名第三。

6. 2016年,独立完成的《20世纪中国儒学史研究(系列论文)》,获湖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 2016年,与何萍合作完成的《如何书写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系列论文)》,获湖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奖排名第二。

八、教学活动

    2017年10月起,在教育部“爱课程”网上开设MOOC课程“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