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哲院  >  正文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比较哲学国际班十年发展回眸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0-12-17

《武汉大学报》2010-10-15 第三版

学生记者熊艳

2009年对于哲学学院比较哲学国际班而言,是硕果累累的一年。3月初,2005级叶茹喜获康奈尔大学全额奖学金,2004级李鹏飞收到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环境心理学博士专业的录取和奖学金通知,2005级滕璐和金全被美国“科学、哲学、信仰”项目录取,赴美国进修一年。日前,哲学学院又传喜讯,受多所国际名校青睐的滕璐,获得了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成员之一的康奈尔大学哲学系5年全额奖学金,总额超过28万美元。

“又一次获此殊荣,让我倍感兴奋和鼓舞。”滕璐说,“从大一我就有出国的打算,希望有机会进入顶级的研究机构,在哲学方面有所建树。现在我不仅看到了光明,而且感觉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除了这几名优秀学生外,近几年比较哲学国际班到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进修的学生达18人次。”哲学学院比较哲学研究中心郝长墀教授说。

比较哲学国际班成立于2001年初,该班参考欧美大学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采用与西方接轨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尚属首例。“它是我校贯彻落实‘三创’教育理念创办的跨学科试验班,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郝长墀介绍。

“这种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培养了一批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以较高学术水准直接与西方哲学界对话的哲学专业人才。”郝长墀自豪地说,“从哲学学科特点和与国内哲学学院的比较来看,目前比较哲学国际班出国人数非常令人满意。”

“在我们招收的中国学生中,武汉大学比较哲学国际班的学生是最勤奋最优秀的。”加尔文大学Kelly Clark教授称赞道。

“在比较哲学国际班学习是一种幸福,这里很温馨,充满家庭气息。”该班2007级俞莹谈说,“班级人数不多,十几人到二十多人不等,便于我们常与老师近距离交流沟通,师生之间建构起了一座‘亦师亦友’的桥梁,我们得以在班集体中自由发展,自由思维。”

“郝老师对我们影响很大,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做学问严谨细致,他常教育我们要做有智慧的人。”滕璐说。到素有“夜间神学院”之称的美国加尔文大学进修一年后,滕璐称“这一年收获很大”,“每天和本科生一起上课,很好地锻炼了英文思维能力,学会了用英文思考哲学问题。在教授的帮助下,我提高了论文写作能力,为日后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滕璐以学姐的身份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她认为学院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应该认真学习。无论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应早做打算,精心准备。出国学习哲学非常辛苦,有这个意向的同学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在长期的锻炼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据悉,学校和哲学学院每年都会为该班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邀请外教讲座或短期授课。“与外教互动交流,让我们得到系统严格的哲学训练,较早地与国际接轨。”在四年学习中,滕璐深切地感受到学院的关心和支持。

“哲学是智慧之学,它在精神上给予我们的营养远远大于它所具有的物质意义。学习哲学,体会原著经典,让我有机会与东西方哲学大师近距离接触,他们督促我学会读书、学会生活,教我如何在浮躁的社会里反思自我,寻找若隐若现的精神家园。”俞莹感慨地说。她坦言,在比较哲学国际班,机遇和压力并存是自己最深刻的两个感受,“机遇给了我国际视野、国际目标,压力锻炼了我自由想象、深刻思考的能力。国际班成立至今,我看到了它一步步的成长和进步,成就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信心,更重要的是动力、心态和心智上的启迪。”

比较哲学国际班成立10年来,哲学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坚持“爱智、求真、向善、致美”的美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道路是曲折漫长的,然而哲学学院向外打开了一扇门,为中外交流合作项目划上了圆满句号。不管路途如何艰辛,我们都会一如继往地走下去,鼓足勇气创造更多辉煌。”郝长墀信心百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