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哲院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陶德麟不拘一格育人才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2-04-01

人才不是工业产品,不能按统一的工艺流程和统一的规格模式批量生产,千人一面,必须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个性、各有所长,千姿百态,群星灿烂。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我仅就这一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感受。

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综合标志,是一种“软”实力。然而这种“软”实力同时又是最“硬”的。它渗透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引领和支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要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消解,这个民族就不会灭亡;只要一个民族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能够不断传承和创新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用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一切优秀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宝库,这个民族就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伟大的足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磨难而岿然屹立,就因为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有理由为此自豪。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全社会的事业,当然并不仅靠高等教育。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起着领头作用是无可否认的。但是,这不等于说只要有了大学,只要大学办得多,这种作用就会发挥得很好。这里还需要端正观念,精心探索,正确引导,与时俱进。

大学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要是通过育人实现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这就是说要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我认为,现在不少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不全面之处,往往把它局限于某些技艺的培养,而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做人。我这里说的做人,主要是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恪守合理的行为规范。我坚决主张不拘一格育人才。人才不是工业产品,不能按统一的工艺流程和统一的规格模式批量生产,千人一面,必须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个性、各有所长,千姿百态,群星灿烂。但做人的“大格”是不能不讲的。我们的教育如果不把德育放在首位,不高度重视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把这种传承创新落实到我们的培养对象身上,将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不能脱离现实的环境和条件抽象地谈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味高谈“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迂阔之论。但也不能不看到,大量涌入的“西化”思潮中确实混杂着不好的东西,而市场经济本身也确有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地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需要费心费力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主渠道,应该加强和改进,务求说理透辟、贴近生活、收到实效。但仅仅依靠这一渠道还远远不够,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是很多的。学校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与世隔绝的一方净土,但相对而言它应当成为一座冶炼矿石的熔炉,或者说一块培植嘉禾的园地,这里应该充满着真善美的氛围,洋溢着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形成抵制低俗庸鄙的舆论,让学生在校期间耳濡目染,得到润物无声的熏陶,这将大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养成。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都要以时代的要求为导向,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对古今中外文明大道上的优秀成果都要珍视,有分析地吸纳利用,不可轻率地抛弃,动辄“颠覆”、“解构”、“消解”。创新也要是真正的创新,也就是有所前进、有所发明,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大言空论、耸人听闻的语词翻新。我们的大多数青年有向上的锐气,有成材的志向,有的已经崭露头角、脱颖而出,这是极可宝贵的芳林新叶。我们这些阅历较深的教师有责任在为人为学的关键之处给予满腔热情的关怀,循循善诱地伴随着他们一起前进,帮助他们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形成立身之本。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原载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4版

http://csstoday.net/Item/1138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