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陶思宇、赵维宁
第三十一届楚才国际作文竞赛日前落下帷幕,大学组获得特等奖的仅有三人,文学院2012级人文科学实验班本科生陈卓雅是我校唯一获奖者。
让笔者带你走近这位热爱写作的女孩,了解妙笔生花背后的故事。
跨越边界,打破常规
陈卓雅说,在写作比赛现场审题时,自己一眼相中了“边界”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很多故事可以讲,而我又喜欢讲故事。”
谈到自己当时的写作思路,她说:“首先,边界可以定义成一种标准。边界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标准,人们可以遵守这个标准,也可以去跨越这个标准——这是这篇文章基本的思路。我不喜欢落入俗套,为了追求新意,我选择写一个跨越标准的故事。”
在获奖文章中,她对民族身份认同感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标准有许多的维度,第一个是道德的标准:如果人们能跨越道德的标准而活得潇洒的话,这将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第二个是生与死的边界:生存和死亡是有一个边界的,而人们要达到永恒,是要跨越这个边界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去跨越这个边界呢?第三个角度是国籍的界限,这是陈卓雅受影片《英国病人》启发而想到的。国籍对一个人是否非常重要?”
文章中人物特写记者的设定,是为了使他能够通过采访别人来解读别人的人生。他多元的文化背景,也正是陈卓雅想要突出表达的关于民族身份的矛盾。主人公所读的别人的人生却正是他自己的人生:青年、中年、老年。文章结尾更是有一个读者意想不到的反转:咖啡馆服务生其实是战地摄影师的女儿。
最后,陈卓雅以咖啡馆歇业引出城市与乡村的边界正在消失这一现象,来为文章点题。
重视积累,热爱文字
写作需要素材跟技巧,陈卓雅的写作素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积累的,她戏称为“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新闻报道、书刊杂志都使她扩大眼界,特别是生活类新闻让她看到更多人不同的生活,从中获取写作的灵感。广泛的阅读积淀成为她写作的基础。
电影是文学的延伸,电影的叙述方式、镜头语言与文学关系紧密,陈卓雅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了《雏菊》,这部电影独特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个人看待事物的片面性,以三个视角讲述故事,极具张力,给她写作带来很大启发。
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文学与音乐有复调”。陈卓雅在音乐中也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乐章的分布结构、富有文学意趣的歌词、音乐蕴含的故事都成为了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在陈卓雅眼中,文学是不可被定义的,她认为,“文学的内涵贯穿于生活点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大文学的角度来说,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文学的身影。”
除了写作,陈卓雅的成绩也十分优异。她在2014年获得去韩国高丽大学交流一学期的机会。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陈卓雅不希望把文学作为经济来源。她认为写作保持独立性十分重要。不受其他束缚,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她对于自己作品的期待,因此,“赚钱去养自己的梦想”才是理想的生活。
分享经验,诚挚建议
在写作方面,她说,“为了让别人能读懂你想表达的思想,写文章时要有一个缜密的思路和框架,虽然这样会产生许多限制,但这些限制对写作是有益的,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比较完整。”
她认为,武汉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会遇到不同的人。“希望大家能多一些生活的历练,做事情不要过分功利,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是宝贵的财富。”
关于如何处理社团活动和学习之间的关系,陈卓雅也给出建议,“一定要认真上课、刷GPA,为活动而牺牲上课时间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在她眼里每一个老师都是一本经典的书,我们可以从每个老师身上都读到不一样的丰富内涵。老师们上课的思维和方法会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
“学习和参加社团活动相比,学习才是学生的主业。”她说,“大学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大家不要盲从,不要使自己过于忙碌,应在谨慎思考后选择社团。”
>>>陈卓雅获奖作品《边界》
/whu/mu_news/info/1017/44185.htm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