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热爱自然,能识300多种鸟类的观鸟达人;她,醉心茶道,享受生活的茶舍居士;她,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厦门大学学当代艺术史。她是2010级人文科学试验班的李祎琳——一个时刻感受自然,把握时间里分秒情趣的大四女生。
自小而来的乐趣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对动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喜欢旅行,感受自然带给我的快乐。”而李祎琳的第一次观鸟是小学和同学们一起去动物园游玩。园内或飞翔、或栖息枝头的鸟儿激发了她的兴趣,她开始试着了解鸟类,渐渐地,观鸟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说对观鸟的执着也来源于我对自然的喜爱吧。”
对鸟儿的喜爱使她不仅仅满足于看,她更迈步去探索鸟类家族那多姿多彩的世界。2011年6月,李祎琳和其他3位同学以团队形式参加高校观鸟比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一等奖,之后她又陆续参加了一系列的比赛,并接连取得不俗的成绩。如今,李祎琳已经从当初对鸟类的一无所知的 “小白”,华丽变身为能辨识300多种鸟类的“观鸟达人”。
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在大多数人眼里,观鸟是一件有趣轻松的事情,但是对李祎琳和她的团队而言,鸟儿更像一朵“带刺的玫瑰”。6点起床;6点半开始观鸟;7点半匆忙吃早饭,一路小跑去教室上课,这是李祎琳的观鸟时间表。有时即使早早地去“蹲守”,也不一定会有收获。“经常还没来得及听清鸟儿的啼声,它便飞走了。”
让李祎琳印象最深的观鸟之旅,是暑期在宜昌的夏令营活动和神农架科考之旅。她和队友们住在海拔高达1200米的地方,每天起床步行到海拔2000米的地方观鸟,一待就是一整天。“夏令营之后我整个人瘦了10斤。”
他们每天走出营地就开始目不转睛地盯着山谷,观察鸟类的动向,并记录下来,饿了就吃干粮和摘树上的野果。“有一次太专心观鸟,没有注意到毒蛇靠近,还有一次在溪边行走时,更是有好几只蚂蝗爬到了脚上。”
艰苦的环境、严格的作息时间、繁重的任务……这一切都无法熄灭李祎琳的观鸟热情。每次放假,她都会出去走走,观察更多的动植物,积累更多的经验,体验那些平凡中的乐趣。
时间的厚积与馈赠
多年的积淀最终凝结成《珞珈山鸟类手册》,是李祎琳和其他九位同学历时半年工作的结晶。2013年5月,李祎琳和她的团队开始奔波行走,四处探访,招募队员,并邀请到生命科学学院卢欣教授为此书编写进行指导。
“编写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图片的收集了。”李祎琳介绍,他们在网上搜索,向全国各地的朋友寻求帮助。因为很多珍稀鸟类的图片都涉及到版权问题,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与图片的拍摄者联系。
最终,他们成功收集到了114种鸟类的资料图片。165页的手册,图文对照地介绍了每种鸟的基本习性和校内出没地点、时间。“珞珈山和樱园是观鸟的最佳地点,而水鸟经常出没于东湖、月亮湖附近。”手册也讲述了鸟儿们与武大的渊源,增添了几分人文趣味。手册封面背后,还手绘了一幅简易武大观鸟地图。
谈及未来,李祎琳坚定地说道:“把一种兴趣演变为一种事业并坚持下来很不容易,我会继续走在观鸟的道路上,发现更多的东西与大家分享。”
/whu/mu_newspaper/paper/
(漫画:李婷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第1331期 编辑: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