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长江对话黄河:新时代大河文明保护传承弘扬研讨会”会议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4-08-30      点击量:

2024年8月23日至25日,“长江对话黄河:新时代大河文明保护传承弘扬研讨会”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长江文化、黄河文化的对话交流及保护传承弘扬,赓续历史文脉,阐发时代价值,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研讨会由长江文化促进会、湖北省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长江设计集团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院、长江网承办。中国文物学会、长江文化促进会、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十多家国家级权威学术研究机构代表,北京、江苏、湖北、河南等长江和黄河流域省份的数十位知名专家,以及2024 年度湖北省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课题负责人等历史文化领域产学研代表共180多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并就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言献策。

一、会议议程回顾

研讨会开幕式由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长江文化促进会理论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樊志宏博士主持。丹江口市政协副主席王馥君,长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田泽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韩子勇先后致辞。


183E2

19AE1

1643D

开幕式后,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文化促进会理论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傅才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海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鲁安东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等19位专家,围绕“大河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主题展开热烈研讨。最后,樊志宏院长从“启示”和“期望”两个方面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系统总结。


30AD8

二、会议达成的基本共识

共识一:进行文明对话十分必要,非常重要,亟需加强。

韩子勇院长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五性的高度,指出我们只有跳出现有地域、流域、行政边界,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谋划推进文化文明传承弘扬创新发展,包括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原则。

刘礼堂教授概述了中华文明溯源(探源工程)的重要意义、重大发现、重要观点,并以此解释加强中华文明与全球其他文明的对话交流,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认识世界、创造文明新形态都有重要的意义。

共识二:黄河、长江共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同等的地位,做出了同等的贡献。

韩子勇院长纵横上万年、上万里,提出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双核结构、双螺旋体系、二重奏和弦。

顾玉才会长以详实的出土文物实证了古代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各有优势,交相辉映,互相借鉴,共同为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做出各自贡献。

贺云翱教授概要回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源头、演进进程,从更宏大的地质时间、人文时间和历史时间维度,提出黄河和长江是构成中华文明的二元结构。

郑晓云教授深度探讨了长江与黄河互动四个历史阶段的分期标志、基本特征、主要贡献等,以此揭示出长江和黄河自史前以来的不可分割性、相互融合性,共同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主体性贡献。

方勤院长综述了近些年长江中游的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特别是石家河的考古发现,揭示了新石器时期,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与长江流域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地理空间脉络。

刘海旺院长则站在世界大河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发展脉络考察的基础上,站在黄河文明视角,来看黄河与长江流域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路径和当下场景,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文明交融价值。

共识三:如何进行文明对话。

娄晓琪总编向我们介绍了《文明》杂志在推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北京中轴线申遗、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三组范畴作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主题化研究方案,在进行文明对话的方法、路径和模式等方面,做出体系性的探索,值得广泛学习推广。

曹劲松院长提出,文明对话有两种:一种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对话,另一种是同一文化共同体中的对话。两者在导向上是不同的,前者是异中有同,后者是同中有异。对话的目的,是形成更大的文化共同体。

彭红卫教授以丹江口为枢纽支点进行历史人文考察,认为屈原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对话的伟大先驱,楚辞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对话的崇高结晶。这启示我们,文明对话的最真、最善、最美的呈现,应该是文明融合之后所涌现的,能够书写民族、书写时代、书写世界的“大诗歌”。

共识四:处理好空间与时间的对话关系,是我们做好文化对话的重要命题。这里的对话,包括跨流域、跨地域、跨领域的文明文化对话,包括长江和黄河的文化对话。

傅才武教授指出,线性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不同于历史类博物馆和区域综合性博物馆,就在于必须以空间性统筹时间性,而不是以时间性统筹空间性。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了线性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理念。

孙九霞教授认为,国家文化公园具有世界性意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可分割性,空间上具有三重性:物质空间、文化空间(多元载体)、社会空间(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的共创),需要国家标准和统合,精神空间的凸显和强化,经济与公共服务的平衡。她特别提出了第六育——游育,可能理解为在时间、空间中的传承、弘扬与发展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

厉新建教授认为,国家文化公园的挑战,也是其与国家公园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们都是线性的,缺少统一管理的制度安排,这其实也是空间上的问题;三种文化中,目前只重点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新型文化形态做得不够,这其实是时间维度上的问题,“用现代的时间模式去浏览过去的空间意义”。

鲁安东教授讨论了未来信息时代的长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主题。他介绍了欧洲时光机案例、历史模拟器等创新案例,让我们看到未来文化文明在时空多维度上映射、模拟与推演的可能。基于此,他提出了“长江时光机”——长江文化的时空地图——的整体构想,极具前瞻性。

杭侃教授系统展示了云冈石窟数字化工作的缘起、基础数据采集、数据的应用等方面工作,让我们大致了解文物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为鲁安东教授的报告做了很好的案例展示。

李江风教授从地学的视角审视了人类演化和文化文明演进进程,探讨了五个国家文化公园的时空界定,提出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时间上限界定为末世冰期结束后一万年(即新石器时代开始)的设想。

张新斌研究员站在黄河文化视角下探讨了黄河与长江文化的差异与互补(干流北变南不变)、“黄河国家战略”中重要论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高度,阐释了“黄河国家战略”的文化高度与黄河文化的国家使命。

陈波教授深入探讨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价值,认为国家文化公园是超级公共文化空间,是历时性和共域性的再现和再生产——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再生和再造,并进而提出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场景设计的理论构架、内容表达、实施策略及相关案例。

李江敏教授全面评介了长江、黄河流域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重点聚焦了文化遗产各方面时代功能和价值的活化工作,特别介绍了学校师生在暑期期间所做的文化遗产科普调研工作,这也是文化、文明在时空上得以连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李小芬高工探究了“COD”模式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即以文化为导向的空间开发模式,讨论的也是以文化时间与空间来引领城市时空发展的实践性、实施性问题。

三、会议发出五点倡议

樊志宏院长在总结环节提出,围绕大河文明对话这个主题,大家应共同构建一个学术共同体,经常性聚会,建设一个常态化的思想市场,更为深入、深度、深化地挖掘下去,促使学术交流研讨更为广泛、广大、广阔地拓展开来。他代表会议共同承办方发出了五点倡议:

一是联合推动建立大河文明对话常态化举办机制。概要来说,就是要做到“三化”。即:年度化,争取每年定期举办;跨界化,以学术为切入,争取逐步成为汇聚政府、经济产业、人文艺术、社会组织等各界精英的高端文明论坛;国际化争取逐步成为全球性大河文明对话高端平台。

二是联合推进大河文明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建设。重点聚焦两个大局下、大文明视野下,人类文明的时代性、前瞻性、系统性、关键性命题,包括但不限于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大河文明与现代化、大河文明与信息革命等领域具体主题。

三是联合推动江河重大文化工程协同策划实施工作。重点包括国家文化公园(黄河、长江与长征、大运河、长城等)的协同策划建设,跨流域文化线路的协同策划建设,跨流域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等。

四是联合开展江河流域人文、社会、自然等跨领域科考研究。重点包括江河源头(含重要支流)地区、分水岭地区、古道(陆运及水运)关口地区、流域边缘交汇地区等。

五是联合开展大河文明社会科普、媒体宣传等活动。包括联合策划报道、组织科普讲座、培训、游学等活动。



上一条:讲座预告 | 白谦慎:如何理解书法——以晚清官员的实践为出发点

下一条: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提升国有文艺院团市场化运营能力人才培训”广州现场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