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铂:中外畜产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2-06-29     字号: [小] [中] [大]

摘  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类最直接、最重要的消费品,享用安全的食品是我们每个人基本的权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已经从如何吃得饱向如何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畜产食品(动物源食品)又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保障,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政府和国家的形象至关重要。近年来畜产食品安全卫生日益成为社会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畜产食品安全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密切关注和担忧。畜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广大消费者的健康,还涉及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空间,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畜产食品安全还关系到一国的国民整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建立在全面食品安全基础之上的国民健康,能大大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国民个体和整体的劳动效率,有效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畜产食品行业发展迅猛,但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严重。在发达国家,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量化学品的使用、一些生物物种的变异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畜产食品安全不断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发达国家畜产食品安全事件经常发生。
    为了降低行政成本,避开风险,加强食品、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安全体系的建设已势在必行。开展认证,适应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形势,有利于政府从直接实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行政审批性质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减少政府的责任和风险。因而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总结归纳法,展开对中外畜产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的对比研究,本来研究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确定研究角度,明确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畜产食品安全认证的理论分析。通过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经济学分析,阐述了畜产品安全认证的基本情况、主要功能;通过系统论,确定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构成要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第三章、第四章,中外畜产食品安全认证现状的分析。为之后对比做铺垫。
    第五章,中外畜产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的详细对比。通过畜产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的构成要素,进一步提出我国畜产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加强畜产品安全认证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讨论与结论。

    关键词:畜产食品;认证体系;监管;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