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客

理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动态 > 学术论文 > 正文

秦强:百年大党的制度基因及其发展历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09 15:29:25  浏览:
制度治党是现代社会管党治党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完善治理制度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首要前提和显著标志。现代政治一般是政党政治,当今世界各国通常也都是通过政党来领导国家政权、颁布施政纲领。因此,执政党的制度化水平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制度化水平,执政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往往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基于制度建设在管党治党、执政兴国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把党的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改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推动党的制度建设稳步前进,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历史上看,我们党的百年制度治党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制度治党的奠基时期
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党章性质的制度文件,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党的制度建设的历史起点。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党章,也是第一个正式党内法规。 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重点是针对王明和张国焘严重破坏党内生活制度和党的纪律的行为,强调严明党的纪律,用党内法规制度来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1945年,党的七大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民主权利,规定选举各级党委会按候选人名单进行无记名投票,对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具有积极作用,把民主集中制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特别重视自身的制度建设,通过党的制度建设来推动党的革命、进行党的建设,这成为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不变的优良传统和实践优势。 这一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突出成果是确立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初步形成了党内选举制度、定期会议制度、工作报告制度、支部工作制度、监察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交纳党费制度等,为党团结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制度治党的探索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执政党的地位。 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把个人放在组织之上,反对不适当地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反对骄傲情绪和个人崇拜。 1956年,以党的八大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阶段,要求全党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坚决实行集体领导原则,决定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更好地发挥党代会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作用,有力地提高了党的民主生活水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我们党历经艰苦探索而形成的一些优良传统和制度成果遭到破坏,党和国家的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党的集体领导制度被个人领导代替,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受到严重破坏。 总的来看,尽管这一时期我们党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确立了许多新的制度,但这一时期党的制度建设更多的是经历曲折和反复。
三、制度治党的发展时期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也开启了制度治党的新时代。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严肃指出: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制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体制作了重要改变和新的规定,强调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是党的建设史上最完备的一部党章,成为之后各部党章的典范。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党的领导制度,推动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志着制度治党作为一种管党治党基本方式,在全党层面正式得以确立,在党的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这就标志着制度治党作为一种管党治党思想的初步形成。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使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明晰完整。 由上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不仅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对于整个国家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为保障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制度治党的定型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概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的基本原则,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从制度治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党的制度建设发展史。 在制度建设的引领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更加完善,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党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得以全方位展现。 通过党的百年制度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通过制度管党治党、管权治吏是我们党百年来成功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深刻总结,党的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党的其他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相结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始终,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百年大党的成功密码”系列丛书之《制度治党》序言,作者为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教研部副主任)

电话:027-87376716(招聘)、027-87376720(培训、招生)
传真:027-67124218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一楼
  • 微信号:whudnfg
Copyright © 2010 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