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回望筑梦长路,投身乡村建设

——记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赴恩施白果树村实践队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9年07月30日 19:33   点击量: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白果树村是武汉大学定点扶贫村,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实施对口精准扶贫以来,在武汉大学的大力帮扶下,白果树村在产业,医疗卫生,科技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改善。7月20日至7月23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赴白果树村暑期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孙涛的带领下前往当地进行实地调研记录,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探访挖掘。

一、 探访基础建设,感受医教发展

7月21日,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白果树村委会调研,当地村委会彭书记和陈书记热情接待了我们。在两位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村委会旁的医疗卫生所与民众活动广场。村里的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民众休闲生活得到丰富,让我们感受到了白果树村基础设施方面的完善与提高。


接着,我们参观了芭蕉侗族乡白果树小学,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正在翻修的教学楼、为支教老师们新修建起的宿舍楼以及食堂。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一定能给村小学120多个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们了解到,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也与白果树村小学有许多交流,强化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

二、 了解农业经济,共谋致富之路

21日下午,我们开始调研白果树村农产业发展。在芭蕉侗族茶园全域绿色化示范基地,我们了解到白果树村大约在2000年开始种植生产茶叶,茶园施行24小时监控并且全部使用有机肥,最大程度保证茶叶的营养与价值。接着,我们来到茶园附近的金茗香茶公司,该公司主要负责进行茶叶的加工与销售,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大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并采用一系列方式实现产业帮扶脱贫。

然后我们来到白果树村的又一个扶贫主力军-李子园。该李子园采用农村合作社模式,即租用农户的田地并雇佣农民作为帮工,实行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李子基地实行“游客采摘+集中向外销售”的销售模式,并混合种植多种水果,设有家禽养殖基地,在不同季节主营不同产业,实现了资源收益最大化。

最后,实践队一行与武汉大学派往白果树村挂职的第一书记李锦江老师进行交流采访。在与李书记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白果树村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修建度假村、农家乐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等等从思想产业两方面紧抓,实现精准扶贫。

三、 挖掘历史民俗,传承当地文化

7月22日,实践队一行来到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进行进一步的文化挖掘。首先我们参观了玉溪公园,欣赏了侗族特有集会地鼓楼以及记载侗族节日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的公园周围的石碑,这些都是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多元与丰富。

然后我们来到芭蕉侗族乡文体服务中心调研并受到芭蕉侗族乡文化站负责人郑从本的接待。郑老先生今年已是74岁高龄,但依旧对致力于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老先生风趣健谈,为我们讲述了自己对中共芭蕉党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部分的工作及研究。接着,我们参观了郑老先生的一些文化资料和摄影作品,更鲜明的感受到白果树村和芭蕉乡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被老先生对历史挖掘、文化抢救的执着和热情所感染。

至此,本次赴恩施白果树村暑期实践圆满结束!在这两天的实践中我们实践队全面感受到了白果树村的扶贫成果和巨大变化,也让我们在多方了解寻访中学习到了领导干部们、人民群众们的智慧与付出,这样的热情与热爱让我们深深动容,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扶贫大业共前行,复兴蓝图梦可期!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