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02-14
谢鉴衡院士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胸怀江河谱泥沙正传誉满九州著作等身神犹在,情系珞珈彰大师风范名垂青史弟子三千业长青。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教育家,河流泥沙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国际知名的江河治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谢鉴衡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2月13日上午在武昌举行。
谢鉴衡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谢鉴衡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朱镕基、李岚清、吴官正、回良玉、李源潮、钱正英等,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水利部部长陈雷等领导,部分两院院士,国务院办公厅等国家有关部委分别以电话、唁电、送花圈等方式表示哀悼,对谢鉴衡的家属表示了慰问。
2月12日,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冒雪专程到谢鉴衡院士家中看望慰问了谢鉴衡家属,并转达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慰问。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湖北省政协主席宋育英,湖北省委副书记杨松,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武汉市代市长唐良智以及省市有关单位、有关高校、流域机构、科研院所等分别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谢鉴衡院士去世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校党委书记李健、校长李晓红等专程到谢鉴衡家中看望慰问了家属。
李鸿忠等慰问谢鉴衡院士家属
王国生等慰问谢鉴衡院士家属
是日一大早,大家从四面八方自发赶往武昌殡仪馆,参加谢鉴衡遗体告别仪式。遗体告别大厅正上方,“沉痛悼念谢鉴衡院士”几个大字凝重哀婉,谢鉴衡遗像悬挂在大厅中央,遗体安卧于鲜花翠柏丛中,大厅两侧摆满了由白菊、黄菊等组成的花圈。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省政府秘书长傅德辉,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翟天山,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武汉大学全体在校的校领导、两院院士、有关部门和学院(系)负责人,学校老领导、老校友及谢鉴衡的亲属、生前友好、相关水利单位和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上午9点,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仪式由李健主持,李晓红介绍了谢鉴衡生平。
谢鉴衡,1925年1月3日出生于湖北洪湖,1946年至1950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51年9月至1955年11月,受国家委派赴苏联留学,在苏联科学院水利研究所学习,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校任教。1961年至1963年,受我国政府派遣,作为专家赴越南水利学院和越南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遴选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系主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主任,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泥沙专家组副组长、顾问,水利部技术委员会委员、顾问,《泥沙研究》杂志主编,《国际泥沙研究》、《水利学报》、《人民黄河》杂志编委等职务。
谢鉴衡作为我国河流泥沙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河流泥沙研究及江河治理事业,不仅在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河流模拟等理论研究上卓有建树,而且为我国江河治理规划及大型水电工程泥沙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以对母亲河的满腔热忱,投入到黄河的治理研究中,对黄河水流挟沙力、黄河下游纵剖面形态及其变化、黄河河口三角洲演变等进行了研究,所提出的控制黄河下游河床抬升的远期和近期设想,对黄河下游的宏观控制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0年代后期,在对下荆江系统裁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裁弯取直计算方法,在河床变形计算理论、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方面的成果,解决了当时的技术难题,更为我国泥沙数学模型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70年代,他在宜昌主持葛洲坝坝区泥沙模型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复杂和恶劣的环境下,刻苦攻关,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船闸的回流淤积、异重流淤积和坝区规划等重大技术问题,实现了解决葛洲坝工程引航道泥沙问题的“静水过船,动水冲沙”的科学设想,作为完成人之一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80年代,受国家科委和水电部的委托,组织协调了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技术攻关,为三峡工程的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受到国家科委、水利部、能源部的表彰;同时,他带领一批教师和学生,对泥沙数学模型的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泥沙研究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谢鉴衡作为创始人之一,创办了国内外唯一的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本科专业,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为江河治理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我国河流泥沙专业国际领先地位的奠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主编的《河流泥沙工程学》、《河流模拟》、英文版《中国泥沙研究》等9种教材及专著在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其中《河流泥沙工程学》是我国仅有的一套完整的泥沙工程学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英文版《中国泥沙研究》向全世界系统介绍了我国在泥沙运动基本理论、河床演变规律、工程泥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他长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常年为学生讲课,亲自批改作业,答疑解惑。他讲课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严密推论,引人入胜,极具感召力,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为了博士研究生论文中的问题,跟学生反复讨论,直到弄清其内在机理。他亲自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为我国治河事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专业人才。他培养的学生中,很多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
谢鉴衡淡泊名利,醉心科学,严谨认真,潜心学问;他不畏艰难,视学术为生命;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他扎根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他高风亮节的师德风范,教育和影响了一代代年轻学子。他宽和待人,严格律己,从不为家人、子女和亲友谋取任何私利,晚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每天到办公室上班,但每天都在家中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他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在葛洲坝工地的芦席棚中,一住就是八年;为了探求黄河河口泥沙输移规律,他在利津水文站一次就呆了八个月。他孜孜以求,不畏艰难困苦,为了现场观测黄河下游河势,为黄河“号脉”,一次带足七、八天的干粮,进行野外察勘,甚至在船搁浅河中的情况下,置身险境而全然不顾,仍专心致志地工作。谢鉴衡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在学术界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谢鉴衡的一生,是对党和国家利益无限忠诚的一生,是为我国水利事业和水利科学研究呕心沥血的一生,是为武汉大学发展无私奉献的一生。谢鉴衡的逝世,不仅是武汉大学的重大损失,更是我国科学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风范和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转载自武汉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