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24年07月28日
【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大25年支教接力:在大山里的“第二故乡”读懂国情实现成长

中国科大研支团第18届支教队在宁夏海原县体育馆举办科普展。中国科大团委供图

中国科大第25届支教队员在六枝三中参与地震演习。中国科大团委供图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一场特殊的电商直播开始了。屏幕上主播正激情讲解,镜头前却没有人。这位“主播”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生开发的虚拟数字人模型,根据音频即可生成直播带货视频,7月26日投入使用。

近年来,海原县打造电商直播基地,希望打开特色产品新销路。2023年,中国科大第25届研究生支教队来到这里,队员杜奕成与中国科大陈恩红教授团队,利用研究成果,帮助当地建立虚拟数字人主播,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科大是全国最早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之一。2000年起,支教队开始前往宁夏海原县支教。2022年起增加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支教点。一届届研究生支教队跨越山河,投身当地教育发展、陪伴孩子们成长,队员们不仅传授了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为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了眼界,让他们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明确了人生的目标,坚定了长大后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对于很多队员来说,支教即是“行走的思政课”,在家访过程中,在与当地政府部门打交道时,他们读懂国情,意识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值得一提的是,历届队员中,有不少人正是因为支教经历,后来从事了教育工作,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业。

“它们终将要飞出大山”

第20届支教队成员王瑞标2018年到海原县第三中学支教。他发现班上有位特殊的学生,上课时总拿个放大镜,经常不按时交作业。他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曾在放羊时发生意外导致双眼受伤。支教结束后,王瑞标通过中国科大团委联系,向校医院递交了医疗援助申请,带孩子来到安徽合肥治疗眼睛。

孩子平时沉默寡言,王瑞标曾陪他一起去山上放羊,两个人躺在山坡上敞开心扉畅聊,抬头看到一只鸟冲过天际,王瑞标告诉他:“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它们终将要飞出大山。”

5年后,听到这个故事的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孙天阳被深深触动,选择加入第25届支教队前往宁夏海原。在海原三中,孙天阳教授《道德与法治》。“为什么要学习”是课堂上学生们反复抛出的困惑。最开始,孙天阳理所当然地回答:“我觉得学习很有意思,学数学可以锻炼逻辑思维。”但是这样的答案说服不了当地学生。

一天,下课铃已经打响,还是有学生坚持提问,孙天阳决定换一个答案:“只有努力学习,你的世界才能扩大,才能去更远的地方。”

“老师,你觉得你的世界扩大了吗?”

“我的世界当然扩大了,我能来这儿支教,遇到你,就是我世界扩大的一个证据。”听到孙老师的回答,孩子们若有所思。

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支教地学生们的渴望。

支教过程中,有不少队员像孙天阳一样独立承担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将学生带入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发了集体的共鸣,让课本上的知识入脑入心。朝夕相处的一年时间里,这种朋辈教育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种下”家国情怀,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与社会、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逐渐树立自己的“三观”,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中国科大研究生支教队打造了让学生们看远方的窗口。近年来,支教队举办“海原科技展”,每年吸引2000余名学生参加;开展“瀚海游学”活动,带领当地学生来到中国科大近距离参观前沿实验室,体验大学生活。

在贵州支教的第25届支教队员张静怡还记得,在进行游学活动时,有一个女孩兴奋地打开话匣子,这是她第一次坐上飞机,第一次见到大学校园。打那以后,女孩把考大学作为求学目标,当地的老师对支教队员说:“你们真的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人生方向。”

2023年是中国科大支教队前往贵州六枝特区第三中学支教的第二年,支教队员带领学生参加当地船模、航模等科技比赛,夏季中午烈日炎炎,但大家争分夺秒进行集训,没人选择去阴凉地休息。这一年,第三中学在比赛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学生以贵州省第二名的成绩入围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

第25届支教队贵州分队的董一鸣说,支教队希望能够尽己所能,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坚定他们的信念,让他们飞得更高。

造“月球探测车”培养孩子们的自信

“少年工程师”是董一鸣支教时创办的科技社团。在六枝特区第三中学,董一鸣、张静怡和其他队员成为科技社团的指导老师。每周三下午的社团课上,支教队员带领孩子们用小刀、胶水、零部件搭建出遥控船模等物件。张静怡回忆,一年下来,自己走在学校里,会有科技社团里的学生大声告诉她:“老师,我这次考试又进步了!”

千里之外的海原县第一中学,教室里摆放着过去8年来中国科大支教队员开展科创活动的成果。8年前,中国科大第17届支教队在该校建立了科创中心。2023年10月,第25届支教队队长周绍晅决定带着3位学生建造一辆“月球探测车”。绘制3D模型、购买零件、组装搭建、焊接线路、学习代码……从秋天到深冬,4个人在科创中心从零开始“造车”。周绍晅还记得,次年寒假结束后,学生们输入代码,第一次让“月球车”动起来,大家兴奋地蹦了起来。

组建“造车”团队前,这3位中学生还因为担心做不出来而不敢报名,5个月后,他们带着“月球车”参加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对着评委和观众侃侃而谈。“科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给了他们自我认同感。”周绍晅说。

支教队也用技术力量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得知杜奕成在海原县支教,中国科大陈恩红教授团队提出科技帮扶的想法。了解到海原县有牛肉、枸杞、甘草杏汁等特色产品,且缺少专业的电商主播,实验室决定打造一个公益的“数字人”,为农特产品销售插上互联网翅膀。支教闲暇时间,杜奕成帮助实验室采集当地数据,克服算力等难题,最终形成电商直播带货数字人。

除了办科普讲座、开设科普展览、分发农科卫生宣传册等常规活动,20多年来,中国科大支教队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献策献力:第1届支教队协助学校建立了机房;第3届支教队的杜少甫为海原县政府和多个部门建立了网站;第7届支教队为学校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网络资源的有效共享……

“下一个目标,希望科创中心让海原县各学校学生都能参与、受益。”周绍晅说。

“一分钱都不能错”

在支教过程中,给更多学生接触新科技的机会,也是张静怡的想法。作为六枝特区第三中学瀚海船模社团的指导老师,她想办法节省科创经费。在购买船模时,支教队员货比三家,相互比拼谁的价格更低,谁争取到的赠品更多,如此精打细算,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用上船模。

因为不了解情况,刚开始训练时,学生一味地提高速度,船的电机时常出问题,“一艘船很贵,修好一个电机就能省下几百元”。队员们不舍得买新船,开始锻炼“修船”的能力。一年下来,董一鸣等支教队员修修补补,练就了修电机的好技术。

由于支教队的科创经费是由所有支教点的队员共同使用,所以学生们能省则省。周绍晅带学生搭建“月球车”时,特意在寒假期间回到中国科大,在机器人俱乐部社团的“废墟”里淘出能用的分电板、单片机等二手零件,装在书包里带回海原。他的队友带学生制作“自动浇花器”时,正好在科创中心的教室里找到了旧的小水泵,又省了一笔费用。

董一鸣坦言,在给孩子们购买零件和设备时“一分钱都不能错”。为了保证经费使用准确,每次记账时,队员们相互核实。

支教期间,周绍晅一直用纸质账本记账,这是他在校时参与机器人比赛等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一个项目需要几台电机?分别是什么型号?为什么需要?打开周绍晅的账单,每一笔支出都精确到分。他说:“钱花出去了,就要对这笔钱负责,这也能培养大家勤俭节约、认真负责的习惯。”眼下,第26届支教队即将出征,周绍晅等第25届的老队员们把整理好的电子账单传递给下一届支教队,里面附上了每一件商品的购买链接。

认真严谨是中国科大支教队一直以来的自我要求,支教队负责的“一帮一”启明星助学导航活动已经开展20多年,每一届支教队员都会利用周末和假期对学生进行家访。董一鸣感慨,有的山头,汽车开不上去,支教队员们只能步行上山,他们保证每一户需要资助的学生都能被家访到,确保每一笔金额都发放无误。

难以割舍的“第二故乡”

今年7月,一年支教临近结束时,董一鸣的桌子上放满了学生们的信件和礼物。同样是今年夏天,结束支教的第25届支教队宁夏分队的朱谊不忍看到孩子们离别的眼泪,选择悄悄离开,没想到走的那天,早上五点半,他打开宿舍门,看到的是在门外等候的学生们。

2023年支教结束后,海原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告诉第24届支教队员林嘉滢,自己已经喜欢上学习了。

2024年支教的最后一节课上,一位女生给支教老师孙天阳写信表达感激。原来,一年前,孙天阳让所有学生写了一封信,这位女生写下自己因为声音沙哑而缺乏自信的烦恼,孙老师在回信中对她进行开导和鼓励,解开了她的心结。

“我们留恋黄土高原上留下的脚印,我们无法忘记那群如花朵般绽放的孩子,我们已很难割舍这第二故乡所给予我们的一切……”中国科大支教队成立10周年时,队员们写过这样一句话。支教队员早已把支教地当作第二故乡,离开后,也常回这个家看一看。

第23届支教队队长栾宇轩记得,两年前,在离开海原县的大巴车上,看着海原县第三中学学生为他拍的送别视频,大家一起唱“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他内心百感交集。2023年3月,他再次回到海原三中,坐在教室后面,观看一场属于他的欢迎晚会,学生们表演了原创相声节目,把他支教时说过的有趣的话语融入了台词。

王瑞标曾听导师杨锋回忆他前往海原支教的经历:多年前,杨锋和第2届的支教队员们从北京坐大巴车前往海原县,一路欢声笑语,西行过了黄河,窗外再难看到绿色的植被,车里仿佛被按下“静音键”,大家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

如今,又是一个夏天,第25届支教队圆满完成支教任务,他们记得在海原家访时眺望远山,山上的绿色已经肉眼可见。在王瑞标看来,支教过程就像20年来的山川着绿,一届届支教队跨越山河的接力,带来微小且长久的改变,同时,支教队员在基层实践中认识国情,感受基础教育,实现自身成长,这也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张淑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7月28日   04 版

原文链接:https://zqb.cyol.com/html/2024-07/28/nw.D110000zgqnb_20240728_1-04.htm


  • 01.15
  • 01.15
  • 01.14
  •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