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的通知
校发〔2022〕50号
各单位:
为进一步明确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主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育人作用,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学校实际,为激励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科技大学
2022年12月26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育人工作
的实施意见(修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主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育人作用,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学校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育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岗位都负有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围绕本科生成长需求,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支队伍加强工作协同,发挥育人合力,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主线、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深化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关键,以一流本科生培养为着眼点,以“一降二升三满意”为落脚点,明确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主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协同配合,全面提升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育人优势,深入把握“五个强化”,扎实推进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强化履职尽责。明确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支队伍各自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的职责边界和主辅关系,对标对表、履职尽责。二是强化价值引领。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育人、以德塑魂,实现岗位履职与价值引领一体化推进。三是强化协同配合。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基础上,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支队伍间的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四是强化总结创新。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带动形成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五是强化激励保障。明确评价标准,将育人实效作为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奖评优的依据,同时加强优秀典型选树,营造“以育人为荣”的浓厚氛围。
(四)目标任务
通过一系列改革政策和创新举措,切实推动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履职尽责能力不断加强,整体育人能力全面提升,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形成本科生导师抓“点”、班主任抓“线”、辅导员抓“面”、学工系统和教学系统抓“体”的“点、线、面、体”育人体系,构建评价合理、激励有效、保障有力的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得到持续激发,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爱校荣校的氛围日益浓厚,本科生深造、就业的质量和比率逐年增加,学生和家长的满意率不断攀升,学校办学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效果不断显现。
二、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一)本科生导师
1. 工作职责
(1)学业发展指导。导师是本科生学业发展与指导的第一责任人,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增强专业认知,深化专业认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降低学业困难学生比例。指导学生熟悉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发展意向,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2)发展规划指导。分析和了解学生个体特点和成长需求,做好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指导。鼓励和引导有潜质的学生继续深造,提升学生深造率。指导和帮助就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为学生就业、出国等提供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学术科研指导。带领学生参加课题组会、讲座报告、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价值,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科研兴趣,提升科研能力。对本科生在科研项目、创新竞赛、学科竞赛等方面提供指导,增强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4)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建立和谐人际交往关系,形成完善人格。在辅导员的统筹组织下,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道德观教育等,引领学生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工作要求
(1)构建有效机制,定期开展交流。构建由导师、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学习团队,充分发挥研究生对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对低年级本科生的指导和辅导作用,形成“本研一体、高低互动”的交流机制。
(2)提升责任意识,重视答疑解惑。拓展多种渠道,为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提供条件支持和项目指导。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每学期至少4次与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业、心理等多个方面开展交流,对学生发展存在的疑惑给予解答。对于学业困难学生,指导制定有针对性的选课安排和学习计划,主动帮扶并持续跟踪,确保学生达到修业要求。
(3)注重言传身教,关注思想动态。对标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业发展指导、学术科研指导和学习团队交流等方式,了解和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每学期就所负责学生与辅导员至少进行1次深入沟通交流。
(二)班主任
1. 工作职责
(1)学风建设指导。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指导班集体开展班风、学风、舍风建设,了解学风状况和学生思想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熟悉专业培养方案和各课程教学实际情况,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参与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科学制订学习计划。
(2)发展规划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分层次、个性化学习指导。对有突出培养潜质的学生提出因材施教的提升计划,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帮扶,特别关注学业警示与降级的学生。
(3)教学情况调研。了解教学开展情况和效果,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建议。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对于课堂学习存突出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家长交流反馈,强化家校教育的支持与配合。
(4)配合开展班集体建设。协同辅导员组织参与班会、班干部会、年级会,有计划地指导开展班级建设工作。配合辅导员做好班级干部选拔、培养、考核工作,参与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的评选工作,协助做好班级违纪违法学生的处理和教育工作。
2. 工作要求
(1)关注班级学风情况,做好班级建设。定期向班级委员、宿舍长了解班级、宿舍、个人的学风情况,督促并指导建设积极进取的班风、舍风,做好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
(2)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明晰学生阶段需求。发挥好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每学期至少参与或者召开2次班会了解学生专业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相应支持和指导。对于学警、降级、心理危机学生给予关心疏导,对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结合学校“六年一贯制培养”政策予以支持和指导。
(3)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发挥班主任引领作用。强化课程思政,立足于“三全育人”基本要求,在日常谈话、班级会议等工作中加强思想引领,以知促行,以行践知。每学期配合辅导员至少开展1次主题教育活动。
(三)辅导员
1. 工作职责
(1)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辅导员(包括本、研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对学生主题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
(2)党团和班级建设。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建设,注重培养学生骨干,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和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
(3)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开展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奖学评优、助贷勤补等工作,重点做好学生困难帮扶和学优提升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稳定。协助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疏导和及时有效关注。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掌握学生各类危机事件信息并按要求及时有效做好应对。
(5)学风建设和学业辅导。注重学风建设,组织开展学业辅导相关活动,及时发现学业困难学生,配合提供有效辅导,加强对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指导。
(6)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配合就业指导教师,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服务工作,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自觉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 工作要求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领。努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的能力。扎实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发展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知识与技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2)提高学生党建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定期组织开展学生思想理论学习和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深入思政课课堂,配合思政课教师做好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为重点,定期谈心谈话,指导策划各类党支部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定期向本科生导师、班主任交流学生思想动态。
(3)抓实抓细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深入班级,定期组织主题班团日活动,紧抓重大事件、重大历史契机,邀请本科生导师、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等参加,每学期不少于2次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运用丰富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4)定期深入学生宿舍、课堂。每周深入学生宿舍不少于2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心理情况和思想动态,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每周到所带班级随堂听课不少于3次,了解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做好对学生学习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5)坚持网络引领日常化。善于使用网络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谋划和创造网络思政精品,密切掌握学生网络信息动态,把“键对键”作为“面对面”的有益补充。
(6)统筹做好各类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好学生奖学评优、助贷勤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与导师、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协助和配合导师、班主任重点做好学生的学业发展规划、学风建设等工作。
三、加强激励保障
(一)完善工作评价机制
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坚持育人实效导向,突出育人工作质量,重点考察成效反馈。建立健全本科协同育人领导机制,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主管本科教学和学生工作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本科学院党政负责人任组员的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
本科学院要结合实际情况成立学院本科协同育人工作组,并制定实施细则。考评结果应作为各类人员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奖评优、培养培训的重要指标。
(二)建立激励表彰机制
给予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一定工作津贴。在各级各类评选推荐中,加强育人实效考评权重。设立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年度评优奖项,学校每年秋季学期组织开展对上一学年度全校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总结、考核及评选工作。结合考核年度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基础履职专项检查工作结果、学生满意度、同行认可度等观测点,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成效。每年评选表彰育人能力突出、实效显著的十佳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各10名,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十佳提名奖各不超过15名,十佳辅导员提名奖不超过5名。另外,根据学生思想教育指导、学风建设、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实际育人工作成效,评选本科生“优秀导师”奖、“学院学生工作专项”奖 “优秀学生工作者”奖若干名。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广泛宣传,营造“以育人为荣”的浓厚氛围。
奖励标准如下:
表1 本科生导师奖项的奖励标准
类别 |
奖励标准(万元) |
本科生“十佳导师”奖 |
1.00 |
本科生“十佳导师”提名奖 |
0.50 |
本科生“优秀导师”奖 |
0.20 |
表2 本科生班主任奖项的奖励标准
类别 |
奖励标准(万元) |
本科生“十佳班主任”奖 |
1.00 |
本科生“十佳班主任”提名奖 |
0.50 |
表3 辅导员奖项的奖励标准
类别 |
奖励标准(万元) |
“十佳辅导员”奖 |
1.00 |
“十佳辅导员”提名奖 |
0.50 |
“学院学生工作专项”奖 |
0.30 |
“优秀学生工作者”奖 |
0.20 |
(三)健全总结研讨机制
鼓励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工作职责,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并聚焦育人实效苦练内功。鼓励支持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实效的考评和激励。鼓励支持学院探索思政工作室建设,针对学院特色做法、先进经验、工作实效,给予经费支持和保障并做好归纳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模式。加强工作研讨,设置校级课题研究专项,支持协同制度研究。
四、强化组织领导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
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育人工作始终,构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沟通协调的平台和机制,发挥好各自优势,做好资源和力量分配。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守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意识,主动谋划、主动协同、主动作为。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班子建设、健全集体领导机制、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切实帮助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支队伍明晰岗位职责、明确育人职责边界,积极调动三支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加强督导督查,健全考核体系
学校对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不定期开展督导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明确解决思路、责任分工和时间表、路线图,细化方案、及时跟进、推动落实。不断完善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细化协同育人工作考核指标,作为考核和激励的重要参考。将推进协同育人工作纳入二级单位巡察、领导班子考核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作为专业教师职称晋升、干部提拔的重要观测指标。
(三)加强统筹支持,强化协同推进
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本科育人不同队伍间的协同配合,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任课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等其他工作队伍的协同配合,凝聚育人共识,形成育人合力。建立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协同管理体系,整合育人资源,共享协同信息,推动形成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协同育人推动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相关举措,在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行动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中出真招实招硬招。
本意见经2022年第27次校长办公会讨论审定后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校发〔2019〕77号)同时废止。本意见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