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卡耐基和奈特两大基金会近日联合5所著名高校启动了一项新闻教学计划,旨在培养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的新一代媒体领头人。那么这项计划究竟会不会给美国新闻业带来影响?
理论实践双管齐下
这项计划名为“卡耐基—奈特未来新闻教育计划”。试点高校分别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南加州大学和西北大学。该计划头两年将由两家基金会共同出资410万美元。不过5家高校承诺,如果计划确有成效,将从第三年起提供经济支持。
计划主要包括3大部分内容。一是充实各校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试点范围是除哈佛以外的其他4所学校,将增加历史、政治、哲学、古典文学甚至科技等课程,力求使学生具备更为综合的知识、更深刻的思想和更开阔的视野。哥伦比亚大学计划从其他科系调配相关专家授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则准备与法学、公共卫生、文学、社会科学、经济等专业联合授予学位。
第二部分是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新闻摇篮”的实习项目。自2006年起,每年暑假由5所学校联合挑选学生参加。由5校联合设立的“全国二十一世纪新闻协调员”负责与各主流媒体及新兴媒体负责人联络,安排学生实习,实习期为10周。实习期间,学生们需要实地采写重大题材新闻,并且探讨新闻怎样才能对年轻一代受众更具吸引力。
第三部分是名为“卡耐基—奈特行动组”的研究项目,主要是通过搜集传媒公司、新闻从业人员、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应,就新闻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行动组”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下属的新闻、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由资深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士组成。此外,卡耐基基金会还与美国广播公司合作设立了夏季新闻研修班,从加入计划的5所学校中各挑选两名学生,参加美国广播公司优秀记者主讲的培训,学习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现场调查报道和数字化时代报道的知识。
现状不佳引发改革
应当说,“卡耐基—奈特未来新闻教育计划”的目标是明确的。美国大学各类新闻学院或科系现在有近400家,但据业内人士评价,合格的只有1/4.而且传统上大多数新闻专业停留在教授各种新闻文体的具体写作上,偏居一隅,对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没有参与感。不少新闻学专业还挂在公共关系、广告传媒等专业旗下,不能自成体系。
美国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新闻业正在受到数字化潮流和信息泛滥的冲击,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有深度的思想,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有分析头脑,善于与人交流,同时“笔杆子”还要硬。上述计划的目的,就是要理论结合实践,培养新一代应对挑战的新闻人才。既要有全面眼光,又要具备专业知识,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两家基金会和与会的5所高校代表都没有明确提及的另一个动因,是新闻媒体目前正面临的公信力挑战。近年来,美国知名媒体,甚至像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里,都不断传出假新闻的丑闻,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明显降低。因此该计划中的各方不约而同地反复提及在新闻教育里强调职业操守的重要性,试图从教育做起,挽救媒体的声名颓势。
实际效果有待考察
对于这项计划,有不少人持肯定态度。特别是一些新闻教育人士,认为新闻业多年是维护美国价值观的最重要职业,但新闻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两家基金会愿意出钱振兴新闻业,自然值得欢迎。如果试点成功,将在全美高校进行推广,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此外,质疑的声音也很强烈。反对者认为,新闻公信力下降根本原因在新闻业本身,不是靠教育学生可以改变的,上述计划的出台是避重就轻。此外新闻从业者在起始阶段的工作条件较差,工资较低,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还有一些新闻教育人士认为,计划过分走偏锋,因为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写作能力,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视野,容易流于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