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高峰又到,不少大学生忙找工作难顾档案●专家提醒,个人履历凭证要“善待”
因为评职称,毕业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档案已经不知去向;忙于找工作,误以为档案一直会留在毕业院校,待到要使用时四处寻找却都不见踪影。眼下又是大学生求职高峰期,顾工作不顾档案的情形又在悄然上演。
近段时间来,不少毕业生给本报热线2205000打来了电话,倾诉自己找不到档案的遭遇。对此专家提醒,档案记录与大学生就业后的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申办等环节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
2万余档案无人认领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小黄最近被告知可参与评职称,但需要档案证实其工作年限。已上班7年的小黄这才想起大学毕业时根本没转档案,此后一周,她先后奔走于学校毕业生指导中心、大学所在派出所、市教育局等处,颇费周折后终于知道了自己档案的去向:由于毕业两年后一直没去办理移交手续,结果她的档案被退到了老家人事局。“真没想到当初嫌麻烦不管档案,现在却给工作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在拨打本报热线2205000倾诉遭遇时,身心俱疲的小黄颇有几分后悔。
事实上,和小黄一样毕业后不闻不问档案去向的人不在少数。市教育局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一直存放该中心无人认领的档案达22381份,其中最老的一份毕业生档案更是可以追溯至20年前。
四大原因导致档案受冷落
对于这一现状,专家认为,近年来招聘单位更重人才素质而不是档案记录,或是为方便人才流动不办理档案接收以及部分单位不具备档案接收权,都是导致大学生档案受冷落的原因。
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则表示,大学生忽视档案管理也导致了遗留档案逐年增多。“不少大学生档案意识薄弱,档案被学校保存或初次转移后便很少有人过问,这自然会造成遗留档案越来越多。”
档案作用不可忽视
那么,一份档案对于大学生的将来究竟有何影响?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称,一个人的人事档案记录着该人的全部经历,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品德作风等,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要面对的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以及人事调动等,都会用到档案。
“一般来说,档案在毕业后择业期两年内由学校代管,择业期内未被转走的档案将在期满后,由学校转到学生户口所在地的教育局就业指导中心或者人才交流中心。”该工作人员提醒,大学生除应督促就业单位及时接收档案外,自己更应主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对超过择业期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应持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有效文书(证件)到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档案管理部门开具商调函,凭商调函和身份证将档案从原档案管理单位移交到档案接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