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教育视点 -> 正文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今闭幕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1-10-18    作者:佚名    点击: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10月18日 07:32

    中新网10月18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于今日闭幕。有分析指出,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

    文化建设在战略层面意义凸显

    分析人士指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但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新形势下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标志着中共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建设正在稳步提升。
    9月26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据分析,提交此次会议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料将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作出安排,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部署“文化兴国”战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化如何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专家对此作出分析。北京大学教授郭建宁认为,必须建设主流价值文化,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文化发展出人才出精品,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民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表示,要加快文化市场体系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的市场壁垒,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培育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使之成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体制改革亮点频现成果丰硕

    一场影响深远、波及整个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中国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路。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民营演艺业快速发展,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远远超过2000多家国有院团的总量。
    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16日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
    近年来,中国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今年3月,中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将“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设为一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

    高层为文化体制改革“吹风鼓劲”

    近期,中共高层不断为文化体制改革“吹风鼓劲”。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时强调,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9月初,胡锦涛在北京观看了讲述一位公路管理员爱岗敬业故事的话剧《郭明义》,勉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则在近期先后赴吉林、北京等地考察文化传媒发展等事宜。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直指“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李长春说,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的任务要求。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近日亦频频发表长篇论述,呼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专家指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的能力建设正在稳步提升。

    历次党代会反复寻求破解文化问题

    从十二大到十四大的历次党代会召开的十五年间,中央反复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内容,将文化建设视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十五大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这一时期,中央已对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对独立关系,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十六大确立了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目标。十六大报告阐明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启动、全面展开、深化攻坚。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中都以专门章节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责任编辑:代艳丽

图说南华

视听南华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