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能在新疆看到你。”在新疆见到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李春梅让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工程师非常意外:“我们提出了12项需求,你选了最难的一个,当时没人相信你做得出来。”
一年时间,李春梅不仅做出来了,而且解决了“氯硅烷中杂质检测”这一行业卡脖子问题,杂质检测时间从原先的11个小时缩减到2个小时,金属离子检测精度提高了11倍、非金属离子检测精度提高了2到3倍。目前,李春梅研发的装置已在新疆大全投入使用。
企业博士后适应了企业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需要。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高校,江苏大学近年来拓宽青年人才成长通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实施企业博士后培养全过程管理,以高质量的企业博士后培养,让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两头甜”。
“企业博士后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历经工程实践的特别考验才能百炼成钢。”江苏大学人事处处长王飞介绍,2020年至今,学校与企业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493人,企业博士后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06项,其中面上资助项目95项、特别资助项目11项。
作为大全集团和江苏大学联合培养的第一位企业博士后,李春梅的工作得到了企业导师、大全集团执行总裁葛飞的充分认可,“这套杂质检测装备解决了多晶硅行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至少为集团节约了数千万的经济成本。”
严格控制成本、用秒表掐试验时间……李春梅坦言,企业的锤炼让她快速成长,她负责的介孔材料制备技术也显著改善了企业产品的性能,已为企业带来累计18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博士后是科研人才的蓄水池。尽管企业博士后薪酬、培养费用等均由企业承担,但是他们在研发工作中挑起了大梁,也让企业找到了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江苏恒顺是镇江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企业,2003年至今已与江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11名,合作完成国家级、省级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近30项,获得各类奖项荣誉8项。“企业博士后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近百个,其中80%的产品已经推向了市场。”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李信说。
从“校门”到“厂门”,从恒顺博士后出站的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迪受益很多,他说:“在企业近三年的时间,我的研究心态更加踏实了,进一步明确了要做什么样的科研、怎样做科研,要用科研创新贡献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江苏大学也鼓励在站企业博士后依托创新创业大赛、揭榜领题等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创业孵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学校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博士后龙云,面向国家能源创新需求,首次提出了“水泵医院”的概念,为我国核电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项目也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海外(境外)赛铜奖。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报 2024年9月25日 A8版
文章链接: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news/131483/144035/15962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