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网 2024-12-09)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纪念罗广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选派20名学生代表深度参与其中,在聆听学习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的同时,通过对话与交流不断深化自身对红色经典文化的理解,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对文学发展中“红岩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座谈会现场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根据自己在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国统区监狱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的真实经历与见闻创作的一部长篇革命历史小说,其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作品,并同时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发行。座谈会上,与会者们还通过相关史料还原了罗广斌同志所处的时代,以及《红岩》创作背后的曲折历程,并通过对先贤的追忆,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贸大中文学子们深受触动,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学生彭珺璐表示:“听着各位老师讲述关于《红岩》的种种,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江姐面对敌人酷刑折磨时始终不屈的钢铁意志,亲耳听见许云峰在狱中传播革命真理的坚定声音,亲身体会罗广斌为了充分展现那段血火交织岁月笔耕不辍的坚定信念。”
贸大中文学子对话革命后人现场
座谈会后,贸大中文学子以“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岩精神”为主题与罗广斌同志的女儿胡波女士、“双枪老太婆”原型陈联诗同志的外孙女林雪女士进行了积极的交流。胡波回忆起父亲罗广斌写作的场景,指出罗广斌同志常常在深夜写作,“我小时候晚上醒来,看见我父亲还伏在书桌上写着,台灯通宵的亮着,地下的自制篓里堆满了草稿,桌上的烟灰缸里装满了丢弃的烟头。” 长期的熬夜写作,也透支了罗广斌同志的身体。“不到40岁的年龄,他就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曾两次突发心肌梗塞,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胡波女士补充说。部分学子被罗广斌同志创作的经历打动,感叹他“以笔为剑,以纸为盾,在孤灯下与疲劳和疾病抗争,用自己的生命书写历史、传承信念。”
《红岩》背后的红色故事不仅仅有罗广斌的艰苦创作,也有经典角色“双枪老太婆”原型陈联诗的顽强奋斗。林雪女士也分享了外婆从期望“教育救国”到“拿起双枪”的心路历程。此次高校文学专业学子与《红岩》作者及相关革命者后人的对话,让书本上平面的红色文化变得更加立体生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红岩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借助“纪念罗广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等活动打造了“实而精”的思政课品牌,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与革命后人直接交流的方式,这既能增强师生听众的亲切感,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实践育人形式。”
https://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412/t20241209_15700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