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简介-1305L1 设计艺术学

发布时间:2020-02-21浏览量:

 

学科发展简况

本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发端于山西轻院1964年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是国内最早开设设计类专业高校之一。自办学以来注重艺术与科技、人文与理工的交叉融合,围绕山西丰富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设计、研究、改造和创新,将艺术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致力于服务山西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旅游产业的振兴发展,构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评价体系。2019年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第33名,位列全国前19%,山西省第一。本学科工艺美术专业在2019年金苹果大学排行榜中评为五星专业,排名全国第4名。

学科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聚焦艺术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国际前沿、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山西文化强省的重大需求,立足山西将文化旅游转型为支柱产业的地方需求,凝炼形成了①人居环境与艺术遗产研究、②视觉传达与媒体艺术研究、③手工艺与产品设计研究三个学科研究方向。在艺术遗产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有罗马美术学院、罗马第三大学、巴黎高等艺术学院等众多合作院校。

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6人,其中50岁以下占87.5%,55岁以上占8.3%,硕士以上学历占87.5%,具有跨学科、跨校、海外经历者70.8%,专任教师中有山西省“131人才”、山西省教学名师等称号2人。若干名硕士生导师与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意大利都灵美院等通过WORKSHOP联合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设计创作。

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设计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遗产研究中心是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还有山西省艺术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工艺美术研发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本学科拥有4380平米的专业美术馆可以开展国际国内大型创作交流活动。

教师承担省级以上项目67项,总经费453.03万元,其中纵向项目40余项,经费241.8万元,年师均纵向科研经费1.802万元。在研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项目,出版专著10余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SCI、CSSCI、AHCI收录多篇。本学科师生积极踊跃参加国际国内各项展赛活动,五年来在全国和省美展、各专业展赛等赛获奖共500余项。

2016年10月主办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学科建设研讨会”,2018年12月主办了“天龙山石窟数字化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年11月主办了“为中国而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学术研讨会。

本学科建筑面积近4万平米,不仅拥有设计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70平米专业美术馆,还是全国综合大学中办学条件最好的美术学院之一。实验室配置了国际先进水准的专业仪器设备,建设了国内先进的文物保护、环境测绘、包装印刷、陶瓷、漆艺等实验室。各专业打破班级制教学的藩篱,均实行具有竞争机制的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工作室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建设,由骨干教师主持工作室工作,并带领学生承接社会实践项目。

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及社会需求:

本学科围绕中央和国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结合山西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科研成果在设计艺术学学科范围内,向我省丰富的宗教艺术遗产、民居古村落、民间美术遗产等延伸,既形成了科研特色又增强了传统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美术、设计、文物保护等专业,我们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整合国际优质资源,着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较强动手能力,能够满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校设计类本科专业在山西省美术高考中第一志愿率最高、录取分最高,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创业发展良好,社会评价高。本科生每年有多人攻读国内八大美院、985或211高校以及海外硕士学位。艺术硕士在校生在各级各类展赛中频获大奖,设计学研究生屡屡考入国际国内名校攻读博士学位。

围绕创新设计服务文化旅游强国强省战略,本学科充分发挥在文物保护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为文物文化部门和山西地方文化建设屡创佳绩,赵慧教授团队设计的“西部生土窑洞改造设计项目”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设计金奖,张宏老师的油画作品《帕米尔牧民》获山西省第十六届美展一等奖。“山西博物院藏品数字化保护与展示项目”、“天龙山石窟数字化复原项目”、“山西省太原市净因寺彩塑保护”以及为北京、西安、上海、成都等地的博物院、图书馆、拍卖机构修复的大量艺术品等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研究生培养方向和导师详情见研究生院招生网左侧导航栏招生简章目录、导师查询,网址为:/tyut/mu_yz/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