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正文

携笔从戎,无上光荣,他们正以热血“清”春报国!

●记者 孙东临

8月1日,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海南舰上校舰长张美玉位列其中。

回顾清华历史,在这座园子中,携笔从戎、投身军营的菁菁学子不胜枚举,张美玉正是这群热血“清”年中的一份子。

身怀家国情怀,从校园出发,这群清华学子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融入部队的训练、学习和生活,渗透着清华“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以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和优异的表现诠释了清华校训对学生品格意志的影响。

当“军人情结”遇到“清华教育”

“我是海南舰舰长张美玉,在此之前担任过我国新型的导弹护卫舰的舰长。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随后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读研,研究生毕业到海军部队,到现在一共18年。”

望着蔚蓝大海和晴朗天空,张美玉回忆起自己投身部队的初衷。“我来自贵州农村,一直都有一个军人情结,再加上我在中学的时候也是理科生,有一个想上清华的梦想,而国防生政策很好地把上清华和参军入伍这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张美玉看来,清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自己的整个人生影响很大。

“我记得很清楚,从进校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去参观校史馆。前辈们确实做出了很多伟大的成绩,譬如来自清华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种清华人的精神,沉淀在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之中,对国家对民族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张美玉表示,清华始终以“又红又专”的思想来培养同学们,“爱国是清华给我们上的最生动的第一堂课。”

作为清华大学第二届国防生,张美玉感受到学校给予的很多关心和关爱。“上学期间会组织我们到很多基层部队,到一线部队去参观见学,参观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到北京周边的部队去观看学习。”

这些经历让张美玉切实感受到部队的发展,这也为他后来选择来到海军、登上舰艇、成为舰长埋下伏笔。

经过在清华四年的学习,张美玉对自己的人生和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多的是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找到了清华学子理应肩负的责任。”他选择到部队读研究生,然后到基层一线部队去,把自己在清华的所学结合确定的人生理想目标,在军营这个部队大熔炉的环境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忘掉清华,牢记清华

从清华来到部队,张美玉认为“要忘掉清华,又要牢记清华”。

“忘掉清华,就是忘掉你过去所有的荣誉和光环,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水兵做起,从值班执勤,从卫生清洁到除锈上漆等等……不管你是谁,都必须要一步一步的开始。”张美玉强调,“牢记清华,是要牢记作为一名清华学子,你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高标准的要求,记住清华是要你坚守自己的内心,坚守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让你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始终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各种困难,工作中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要求。”

作为舰长,张美玉的工作非常多,大到战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小到部队官兵的日常生活,都要建设抓好。“在整个工作中你会遇到很多问题,再难再苦再累,每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咬紧牙关再拼,总能挺得过去。”张美玉坦言,“对我影响比较深刻的是清华‘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种内在的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它对清华产生影响,对我们清华学子产生影响,进而在工作中帮助我们克服各种困难。”

在张美玉的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率先模范用,要求官兵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等等,其实是“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的映射和体现。

“祖国从未负清华,清华绝不负祖国!”张美玉喊出响亮的口号,“作为清华的学子,我们不仅能够握住笔,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在需要的时候,我们也能扛起枪保家卫国。”他相信,不管是风吹雨打,不管是狂风巨浪,只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一定能够劈波斩浪,看到最绚丽的彩虹。

随“清”春之风,注强军之力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是清华大学长期肩负的光荣使命。

自2005年开展征召义务兵工作以来,已经有281名清华同学应征入伍。目前已退役返校的244名同学中232人被评为优秀士兵,39人在部队立功,其中1人立一等功,4人立二等功,34人立三等功,2人参加九三大阅兵,4人参加朱日和阅兵。45人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3人被评为全国和清华大学自强之星,7人退伍后转为国防生“二次入伍”回到部队。学校建立了多层次、多途径、多样化的国防人才培养格局。近五年,向军队和国防科技领域输送了近2000名毕业生。

大批心怀强军梦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清华少年们表现优异,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他们像张美玉一样,如蒲公英一般,在水木清华勇挑时代重任,随“清”春之风飘散扎根在海陆空部队,为强军兴军注入新鲜血液,于祖国的万里海疆发挥光热。

“特战女兵”郭婧有着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清华学霸、全国长跑冠军、全国女子铁人三项冠军……2018年9月,她从清华大学入伍来到部队,成为了一名通信兵。

当时,恰逢特战旅成立女子特战队。“当兵就当特种兵!”得知消息后,郭婧第一个报名参加并提交了自荐信。负重爬绳、高空索降、泥潭匍匐、快速精准射击……最终,郭婧通过层层选拔考核,以新兵第一名的成绩入选,正式成为一名特战队员。

郭婧在进行攀登训练

“既然选择了这条赛道,咬碎牙齿也得坚持下去。”通过体育特长生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的郭婧,凭借着日积月累的耐力和爆发力,在面对各种严酷的体能训练中都表现出极强的适应力。

攀登训练场,10多米长的攀登绳负重20多斤,郭婧一遍遍摸索动作要领。最拼的时候,她两天就磨破一双手套,手掌磨出一个又一个血泡。为了克服恐惧心理,她逼着自己爬上不少男兵都发怵的伞降平台,一次次纵身跃下。此外,郭婧每天练习换枪瞄准动作上百次,后背被枪托砸得肿起老高,她拖着150斤重的假人反复练习,手腕磨出血仍不肯休息,一次次超越自我的极限训练,郭婧实现后发超越,成为队里唯一的义务兵教员。

入伍以来,郭婧一路发力,埋头苦干,2019年的9月,她因表现优异被旅里选为新训骨干。秉持着不轻易言弃的精神,郭婧还先后获得优秀义务兵、“四有”军人、集团军优秀基层标兵等自己应有的光荣称号和荣誉。

“我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也是一名陆军上等兵。如果把自己的军旅生涯拍成一部故事片,那么每一集都可以挑出足够精彩的瞬间。”

2021年3月,张美瀚成为清华大学第3位进藏服役的大学生士兵。两年间,他在雪域高原站岗放哨,参加过实战演习,发射过新型火炮,成长为一名坚毅果敢的军人。

大一时,在征兵宣讲会上,“当兵”这个词闯进了张美瀚的生活。当时,台上一位学长讲述了自己在西藏当兵的经历:凌晨的孤月、训练场上的风沙、夜晚浪漫的星空……那一刻,张美瀚心潮澎湃,仅用10秒就决定:“我要去西藏当兵!”

20230808-八一-作者供图-配图.jpg

张美瀚正在参加训练

张美瀚不止一次提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话。显然,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事迹深深地影响了张美瀚。

张美瀚爱钻研、不服输。在新装备训练中,他和战友结合装备应用实际,优化某新式火箭炮的操作手册,编成简明易记的“口袋书”,促进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张美瀚还总结某课目训练窍门,创造出一种新计算方法,只花了大纲规定一半的时间就完成操作,这个方法在全连推广应用,令不少老兵刮目相看。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高原红”与“清华紫”的主题团日活动,通过视频交流的方式,在高原驻训官兵与40多名清华师生间展开。互动会上,听着热烈掌声,张美瀚觉得眼眶有点湿润。他隐约看到屏幕中有一位男生,眼里闪着光,一如两年前自己的模样。

“高原红”与“清华紫”的共同底色是爱国。官兵们特别盼望将这种交流互动方式延续下去:“希望能吸引更多大学生士兵来雪域高原建功立业,也让战友们接触高等学府的同龄人,提升学习动力。”

“A-12混合发烟剂的主要成分是蒽、氯化铵、氯酸钾……”防化专业课上,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上等兵教练班长张旭正为学兵们讲解专业知识,一身迷彩装,清秀的脸庞配上帅气的短发,显得娇小可爱。大学生士兵、带兵班长、专业教员、“四有”优秀士兵……在张旭身上的标签可不少。

高考后,张旭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大学期间,学习优秀的张旭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两次参加了SRT科研训练并取得满绩的优异成绩。

2021年3月,本科三年级在读的张旭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了第一批春季入伍的新兵。新训结束后,各项训练成绩都是优秀的她,通过骨干培训,成为一名带兵班长。一年半以来,她共带了5批新兵和学兵。来到部队后,张旭充分发挥自身化学专业知识特长,兼任防化专业小教员。

张旭在带兵训练

铁砺括羽,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关注成长。张旭以拼搏向上的状态不断完善自我本领。无论是带过的男兵还是女兵,提起她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说一声:这个女班长,真赞!

“二次入伍的进藏先遣连连长李高杰”、“海军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贾娜”、“南海卫士谭振文”、“第一支女子导弹发射操作号手王晓丽”、“高原哨兵吴毅恒”、“导弹业务能手刘尧”、“猛虎特种兵赵金龙”、“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门良杰”……还有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6人,北京市征兵形象大使2人,海淀区征兵形象大使1人,火箭军征兵形象大使1人——一批批优秀典型是清华的骄傲。部分老兵还曾接受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他们的故事被央视、解放军报等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中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是意气风发的“清”年,更是坚毅果敢的军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心怀强军梦的少年将精神传承,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清华新闻网8月8日电)

编辑:孙东临

视频:张帆

审核:郭玲

2023年08月08日 11:36: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