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葛天任:“微基建”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21-04-07  浏览:

近年来,社区微小型基础设施更新(“微基建”)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有实践案例,但也面临一个具有共性的核心问题:如何激发社区活力?

与“微基建”相关的有两个概念——老基建和新基建。老基建主要是指以“铁公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新基建特指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社区更新“微基建”是面向高品质生活需要、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微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社区更新“微基建”是一种“软硬兼收”的城市公共服务,是一种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政策选择。它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短期来看,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底层策略;中期来看,引导投资进入民生领域,让社区民众分享改革发展红利,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长期来看,是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抓手和支点。

社区更新“微基建”由于主要投向民生领域、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牵涉社区空间利益,因此规划建设不能单纯地自上而下,而需要相关利益群体的广泛参与,日常运营维护也需要社区参与。由此,基层党建和基层民主的体制机制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更新“微基建”的推进过程,也是社区走向共治的过程。

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普及与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客观需求的测量虽然变得更加精准,但主观需求的表达并没有弱化。这就需要通过软机制建设加以完善。

要让社区代表畅通反映社区不同群体的需求,表达对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感受,进而通过民主议事平台和规则,实现共识凝聚。通俗地讲,就是搞清楚社区更新“微基建”的现状和不足,搞清楚“哪儿缺、哪儿不缺”,搞清楚“哪些人群存在需求没得到满足的情况”以及“哪些地方的社区基础设施还没得到合理建设和完善”。

这里的“公平规划”与英美规划理论所强调的“沟通规划”,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中国式社区规划强调技术精英的“参与指导”与社区规划师的“沟通规划”。在中后期合作治理机制设计上,需要居民委员会、议事委员会(决议会)、社区居民大会等各类社区组织参与“微基建”的使用、运营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治理成本。

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引领下,推进超大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效均衡供给,既需要考虑空间不平衡问题,又需要考虑规划建设中的社区参与问题,把公平规划与合作治理价值理念贯穿于具体工作之中,不断激活社区活力、社会活力,而不是走政府主导、行政全面负责的老路。

(作者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showNewsDetail.htm?id=31182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