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昆)携上海高校师生及戏曲艺术家们精彩呈现第六季“梅韵玖传”系列演出

来源:文明办   时间:2024-12-24  浏览:

12月21日,第六季“梅韵玖传”系列演出在周信芳戏剧空间上演,同济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昆)携上海高校师生与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家们共同演出了梅派京剧《洛神》《二进宫》《抗金兵》及昆曲《游园惊梦》、吹腔《奇双会·写状》。基地艺术总监李健老师和学生们的精彩演出赢得戏迷们的阵阵喝彩。

梅派经典剧目《洛神》是梅兰芳先生在1923年根据《洛神赋》并参考《洛水悲》所编演的古装戏。《抗金兵》是梅兰芳先生在“九一八事变”后移居上海时,与《生死恨》同时创作的传播爱国思想、激励人民、抵御外侮的历史剧。《奇双会·写状》是梅兰芳先生在1917年排演的一出吹腔戏。此次演出是院团和高校联合挖掘传承京剧剧目呈现舞台的实践探索。

《游园惊梦》为汤显祖名著《牡丹亭》中的一折。梅兰芳先生深爱其内容有反封建的意义,故常演之。李健老师携京昆基地和同济一附中的阿迪拉·阿不都热西提和麦尔哈巴·阿卜来提同学同台演出,唱腔动听、身姿优美。值得一提的是,京剧《二进宫》演员全部由大学生组成,他们是同济大学的孙宇佳、上海交通大学的魏松涛和董力阳、复旦大学的郭奥、华东师范大学的袁晔。师生将京昆艺术的文化魅力传递给了观众,这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更是由点到面实现京剧的推广和普及。

同济大学京剧社的刘春路同学激动地说:“一个眼神,望的是才子佳人们的时光荏苒;一句唱腔,唱的是英雄儿女们的家国情怀。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我观看了整场演出,无论是服饰、唱腔,还是表演细节,都尽善尽美,无可挑剔,展现了基地师生以及上海京剧院艺术家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我相信‘梅韵玖传’,京昆艺术在新时代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继续在当代社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济大学与京剧艺术向来渊源颇深,2000年起被上海市教委授予上海市大学生戏曲教育基地,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昆)。同济、交大、复旦等高校学生京昆社团在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上成绩卓越。一批更年轻的高校学子走进了剧院,走上了舞台,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任务,展现了青年一代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师生同台,也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敬畏、严谨、学习和传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