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召开,《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共识》发布

来源: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时间:2021-04-06  浏览:

4月2日,“新征程、大思政”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暨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我校召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院(筹)党支部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宗爱东,教育部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杨晓光,我校副校长童小华,国内著名课程思政专家,全国56所联盟高校代表,我校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发布了《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二〇二一共识》。

童小华在致辞中表示,同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涌现出一批优秀教改典型案例和教学成果。希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以研制国内首部《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为契机,充分发挥作为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领航学院的示范引领作用,与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的兄弟院校一道,做实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要求,完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总结成果,形成范式,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随后,童小华、宗爱东、杨晓光为联盟理事单位颁发证书。

在主题报告环节,宗爱东回顾了上海市自2005年率先提出“学科德育”以来的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探索历程,针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2.0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建议在把准优化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探索创新路径方法、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融入学校现代治理体系。

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策划暨主讲顾骏教授解读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核心要点,阐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定位,提出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聚焦“靶点”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他结合丰富翔实的案例,讲解了如何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开展精细化学情分析,如何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以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以及如何聚焦专业知识中的思政“靶点”精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全国优秀教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黎声教授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并提出一切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的、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因素都可以成为专业课的思政要素。张黎声以理工科专业为例,介绍了如何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以及结合社会热点和国家战略选择和应用课程思政素材的策略,并对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进行了详细讲解。

同济大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主要学科带头人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吴兵教授回溯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介绍了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为提升思政育人效果而修订课程大纲、创新教学手段、打磨教学案例的先进做法。

为充分发挥全国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示范作用,大会还专门设置了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环节。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滕靖、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岳昊、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陈茜三位专业教师进行了课程思政内涵挖掘、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方法与成效的展示。

在大会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分别围绕交通运输类专业思政内涵挖掘、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联盟作用推进全国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各联盟单位成员聚焦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达成“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价值导向”“开辟规范创新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构建协作共享的联盟运行机制”三方面共识,并在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发布《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二〇二一共识》。根据共识,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各成员单位要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共同推进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联盟各单位要用课程思政为交通强国未来建设者铸魂,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构筑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立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范式,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健全多方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建立常态化交流研讨制度,建立跨院校教学合作模式,共建共享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文/王映 图/黄泽蓉)

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二〇二一共识》

(2021年4月2日)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是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切实作为。2021年4月2日,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在同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聚焦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围绕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建设路径以及联盟运行机制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价值导向

1.用课程思政为交通强国未来建设者固本铸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在交通运输类专业课堂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交通强国建设者。

2.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系列要求,切实提升广大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通过培训、研讨、实践等途径,建设一支胜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

3.构筑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内核,深入挖掘、系统梳理具有交通运输类专业特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构筑交通运输类各专业课程思政群和课程思政链,建立教学与思政融合的工作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全面落地。

二、开辟规范创新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4.建立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范式。推动联盟成员单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类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或导则,为教学和管理提供指导。

5.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立足交通运输类专业特色,对每门课程进行“立德树人”内涵设计,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授课、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创新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6.健全多方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构筑全员协同、全程覆盖、全方位交融的三全育人机制,建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大课堂“三圈层”联动的大思政融合模式,让所有教师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育人环节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构建协作共享的联盟运行机制

7.建立常态化交流研讨制度。定期召开联盟研讨会暨理事会会议,聚焦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围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研讨,并进行教学展示或竞赛。

8.建立跨院校教学合作模式。以组建跨院校研究小组申报课题、跨院校集体备课、双向同步课堂教学直播等方式,开展课程思政联合教学研究、互动教学和教师培训,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整体水平。

9.共建共享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联合开发联盟成员可共享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材、教案、案例库等,协作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利用媒体力量和信息技术,开发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素材库在线平台。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