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文汇报:海底下钻两千米 欲揭南海“身世”谜

时间:2014-03-10浏览:336

时隔十五年,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二十八日再度启航

来源:文汇报 头版 发表时间:01/24/2014

 

    本报讯 (记者樊丽萍)在等待了足足15年之后,中国的海洋科学家终于有机会再次赴南海大洋钻探。
记者昨天从同济大学获悉,“国际大洋发现计划”(2013年至2023年)的首个航次—IODP 349航次,将于2014年1月28日从我国香港启航。这是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上船参与科学考察的国际科学家团队有30多人,来自10个国家。其中,中国科学家达13人。
    据悉,IODP 349航次由美国深海钻探船“决心”号执行,历时62天,计划3月30日在台湾基隆港靠岸。两位首席科学家分别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春峰教授以及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
    李春峰介绍,IODP 349航次的主要任务是:在南海水深4000米左右的深海盆,在3个不同站位完成钻孔。科学家们将首次钻取南海形成时期的玄武岩样本,希望由此揭开南海的“身世”之谜。
    目前学界对南海形成的准确年龄仍有不少争议。比如,南海的海盆扩张到底是始于3200万年前还是更早或更晚,过去缺少海底岩芯的有力证据,尚无定论。所以,科学家们希望在此次南海钻探时,从深海岩芯中提取关键信息,还原南海海盆演化过程,系统分析相应的地质构造运动。
    憧憬IODP 349航次的宏伟科考计划,很多海洋科学工作者的记忆不由回到了15年之前。1998年,我国第一次加入“大洋钻探计划”(“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前身)。次年,我国就赢得了在南海实施首次大洋钻探的机会,成功实施ODP 184航次,使我国一举进入深海研究的国际前沿,开启了南海深部探测和资源勘探的捷径。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汪品先是ODP 184航次的首席科学家。汪品先说,和15年前的ODP 184航次相比,即将启动的南海二次钻探,无论是钻探难度还是深度,都要大得多。“1999年时,我们只是在两三千米的海底钻进几百米,钻取的都是沉积岩;而这次我们要在4000米的海底钻进近2000米,钻探的主要目标是火成岩”。因此,IODP 349航次的科学目标也是在ODP 184航次基础上的一次攀登:之前研究的是南海3000万年的气候环境历史,而这次,科学家们不仅要确定南海的形成年龄和形成历史,还要研究深海底下的微生物,挖掘更多关于南海的秘密。
    实际上,南海二次钻探的实施不仅是一次科学意义深远的考察,对于深海资源勘探、深海科技能力建设、海洋人才培养、环境与减灾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汪品先说:“南海的研究目前是由中国人来主导的,而借助南海研究领域的突破,我们将有机会跻身海洋强国的行列。”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