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见字如面不止一面,《科学、文化与海洋》第二讲在即!

时间:2017-03-21浏览:1012

3月7日晚,在同济大学逸夫楼一楼教室里,汪品先院士自荐为全校本科生开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300座位的大教室里座无虚席,人气爆棚,81岁的汪先生自此为大学生们架设了一座科学和文化的桥梁。


1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


院士第一讲虽已结束

却成功引发了校园里的大讨论,

让我们听听学生们的真实感受吧~


1罗博文

科学是严谨的,每一位科学工作者都要以一个严谨的态度来面对科学研究。科学虽然如此,但它却不一定是严肃的,提到科学时不应该想到的都是些没有生命的仪器,我们的科学,更应该联系到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文学和艺术。最完美的循环即为文学-艺术中发现科学-在科学中找到文学艺术的灵感。这些是古代科学家都做的不错,而且效果显著,因为他们既在科学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就,也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自己巨大贡献,这是现代科学工作者需要学习与改变的。科学如此,工作亦如此,现代人们在考虑生活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工作与赚钱,仿佛钱是生活的全部一样,我觉得应该改,所谓工作只是谋个生活基础。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做的是,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另外一点是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简单点说不能造假,造假这种事,在任何地方都很让人讨厌。工作、生活中这样会让人脱离自己的圈子,科学界发生这种事,则会引出很大乱子,甚至引发灾难,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每个人都要铭记。


2孙黛诺

一天中午,偶然在朋友圈中看到了关于此课的推送。一张张图片让我对汪老先生有了深刻的印象,兼有一代海洋人的睿智和长者的亲切;读了那一封写给我们的信,一字一句中无不传递着汪老先生对我们青年人的期许--仰望星空,同济天下。从那时起,我就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希望心中的那一天快点到来。终于,3月7号如约而至。窗外的石阶洒满月光,汪老先生的声音在我的心中回响。 

曾经的我对科学并无兴趣,只觉得科学充斥着天文数字、繁琐的公式和实验室的瓶瓶罐罐、精密仪器,大抵只有那些对世俗生活没什么兴趣的人才可以坚守在这个枯燥的世界中吧。可是当我看到摄像机前海洋生物的多姿形态和显微镜下微生物的精致结构,我才意识到,科学世界竟这么美。科学的美蕴藏在我们无法轻易观察到的地方,充满着神秘和清奇。 

科学与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文化给予科学创新以灵感,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遣词造句中提出对称结构,方便进行科学研究。文化是有道理的,具有创造性的,所以在及其注重科学发展的当今社会,重拾文化经典迫在眉睫。同时,科学发展极大促进了文化发展,四大发明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科学使人明智,改变人的视角,拓宽人的思维,科学可以成就新鲜的文化。科学与文化就是如此,浩瀚的文化中充斥科学灵感的闪光,以科学的头脑创造出更为智慧和深刻的文化,科学与文化就像八卦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这么想来甚是有趣,一位好的文学家一定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一定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一项科学成果的呈现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而是岁月的积淀。所以科学排斥的是焦躁和功利,科学是那样的纯洁和神圣。不少科学界的负面新闻都是功利心促成的,而真正伟大的发明都是其背后的人不计辛勤地付出,更有许多科学先辈一生寥落,但是他们创造的价值是科学的进步、文化的进步、人类的进步,这又岂是奖金和头衔所能比的。因此,我更加对那些执着于科学而淡泊名利的人们萌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他们的精神更是我心中一盏不灭的灯,照亮我前行。 

汪老先生的课转变了我的一些思想观念,促进了我的思考,打开了我的眼界。十分期待在之后的课程中,继续谛听老先生给予我的教诲。


3王亭月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认真听过有关科学的讲座,作为文科生,我们只能坐在后排听前面的活跃分子和老师讨论黑洞和一些天书般的理论,然后渐渐的忘记小时候看到奇异现象时的惊喜。老师们一直强调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并重,理科生保有人文素养倒是简单,文科生和科学就像被隔开在两个世界。所以这次看到汪品先老师开设这门课程,就很好奇一位年逾八十的院士会和我们讲讲什么。 

一个真正的大家不可能只局限于一门领域,他一定是融会贯通的,汪老师就有这种风范,不止于自己的学科,什么都讲一讲。以一个文科生的视角,我最有感触的还是汪老师讲到的科学与文化的关系。记得曾经做过的高考真题上也有这种题目,前有冯洪钱,后又屠呦呦,从文化里汲取营养,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又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达芬奇画出了最早的飞机图纸,牛顿发现了光谱,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罗素比较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刘易斯写出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科学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创造力,科学就是一种艺术。文化属于精神层面,也有优秀与腐朽之分,文化工作者需要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性和强大的逻辑,来把握文化选择的方向,所以文理不分家,科学文化不分家,没有一个人可以住在只存在一种元素的世界里。 

最后以梅贻琦的一句话结束,“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谢谢汪老师愿意带给全校师生精彩的讲座。


4赵逸妍

我是一名文科生,学的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处在一截树枝的两个分叉口上。每日接触最多的不是数理化,而是大段大段的文字。 

我特别喜欢海洋,向往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大海太神秘了,人类有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摸清大海的底细。海底世界一定美的让人说不出话来。我很想学习海洋科学,但是自高中起,我的文科天赋便远远高于理科天赋。我学不来理,没有学习高数物理的天分。所以对于海洋科学,我只能“望洋兴叹”。 

选汪品先老教授的课,一开始内心其实是稍稍带着些忐忑的。为什么?因为我害怕老教授讲的东西离我太远,有可能一些学术性的东西,能引起其他理科同学的共鸣,而我却只能一脸懵逼。 

但我太低估一名老教授了,老师讲的实在太好了。字里行间中透露着几十年学识的积淀,使人受益匪浅。有些讲座很让人昏昏欲睡,因为讲座者的话语缺少逻辑性,让人摸不清他到底在讲些什么。但老教授说的话却能让我从头听到尾,赞叹不已。 

科学是什么?科学与文化的关系有多重要?学习科学怎么能没有兴趣。老教授说真正的兴趣才能造就真正的科学,而为了职称去做学术,是去本逐末的。科学离不开文化,远离世界去搞所谓的科学,只能说那个人是“疯了”。科学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的。我很有可能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我会怎么看待学术?我为什么要去弄学术?希望能在接下去的课程中弄明白。 

再一次庆幸自己选了这门课。

2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_copy

 

老先生的第一次教学实验,

已经启发了大学生对科学创新的满满热情,

这座架在校园角落里的小木桥

已成为同学们再次期盼的课堂,

小编再次获得第一手消息

院士第二讲又将开始啦,

这次汪品先院士又将带大家

走入什么样的奥秘世界呢?

3_copy_copy_copy

 

•   人类进入海洋的路程

一部社会史,也可以从人与海洋的关系来解读。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 21世纪正在从垂向上进入海洋 

•   两类文明的历史回顾

世界古文明的主流是大河流域的大陆文明,但是五百年来源于爱琴海的海洋文明征服世界,也占据了科学文化的高点 

•   华夏文化的大陆性质

创造过历史奇迹的华夏文化,本质上属于内陆的农耕文明,在与海洋文明的碰撞中,暴露出大陆文明存在着深层次的弱点

•   海洋文明与华夏振兴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新的转折期,我们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所在,才有可能抓住“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1.汪品先,2012.  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 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1-197 

2.汪品先,2012. 深海使命. 东方早报,2012.5.8.

3.汪品先,2013. 人类与海洋. 解放日报, 2013.3.16., 汪品先院士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4.汪品先,2013.  海洋意识:华夏文明的软肋? 科技导报,31卷24期卷首语

5.汪品先,2015. “海派”文化与科技创新.  科学画报, 2015.9. 


       关于本讲内容若有想和汪老师交流的问题,可以邮件形式提问,截止到本周日24点的提问,都有机会得到汪老师在讲座现场的回应。邮箱地址: (选课同学在提问时写明“学号”和“姓名”信息,有机会获得期末成绩里的鼓励加分)

        讲座时间:3月21日(周二)18:30

讲座地点:逸夫楼一楼报告厅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