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Palaeo-3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Jirawat Deemuenwai研究成果:南海中新世深水环流强度演化

时间:2024-12-17浏览:37

        近日,《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以“Early-middle Miocene deep-water circulation intens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vidence from a sortable silt record of oceanic red beds (IODP Expedition 367 Site U1500)”为题,发表了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Jirawat Deemuenwai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新世早–中期南海深水环流强度的演化特征。


        深水环流传输大量氧气、营养物质与沉积物,是地球沉积动力系统中的关键的环节。然而,目前缺乏可靠、合适的沉积指标来反演深水环流强度变化。该研究利用南海深海IODP U1500站位的大洋红层样品开展高分辨率粒度实验,选用可分选粉砂作为深水环流强度指标,重建中新世早—中期南海深水环流演化史。


        U1500大洋红层指标记录显示,南海深水环流强度在中新世早–中期23.1‒20.0 Ma、16.0‒14.5 Ma和12.4‒11.6 Ma期间出现高值,而在其余期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对比相关古海洋学记录,该研究提出这三个深水环流高强度时段分别与环极深层水(LCDW)侵蚀活动增强、南海中央海盆热沉降增强导致陆源碎屑堆积空间增加、以及吕宋岛弧构造活动增强和吕宋海峡逐渐变窄有关,从而揭示了南海深水环流强度的演化史及其受控因素,为南海中新世环境演变提供了新的沉积记录。


图片

图: 南海早中中新世IODP U1500站位可分选砂变化与其它记录对比



        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博士生Jirawat Deemuenwai(泰国),合作作者包括刘志飞教授(通讯作者)和赵玉龙副教授等,以及北京大学黄宝琦副教授。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4.112664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