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睿)12月28日,天津大学智能建设与安全学科交叉分中心2024年学术年会在北洋园校区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仿真中心张含英厅成功召开。来自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与计算学部、化工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150余名教师及学生代表参会。为了搭建前沿、开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分中心邀请到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化学、折纸运动学、机器人机构学、纳米材料、绿色化工等领域共计17位专家做学术报告,并围绕“智能时代的建设工程:机遇与挑战”的年会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出席开幕式的有天津大学原副校长余建星,机关部处领导有发展规划处处长杜青、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刘庆岭,学院领导有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涛、智能与计算学部党委书记魏建国、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德刚。开幕式由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希然主持。
开幕式上,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德刚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对各位嘉宾、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一直以来支持和指导智能建设与安全学科交叉分中心建设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到,分中心始终致力于高质量建设,不断扩大影响力,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长效的交流平台,发挥协同育人优势,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拔尖人才的供给库。在全球灾害多发背景下,随着人类不断扩展活动空间,重大建设工程对于大尺度多灾害韧性安全要求不断提升,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应用场景集成是大势所趋,必须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引领,赋能未来发展。
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刘庆岭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介绍了研究生院对交叉学位论文送审与评定工作的政策导向,回应了从事交叉研究的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他表示,学校将为学科中心建设提供全方位有力支持,为师生能够安心从事前沿交叉研究、产出重大创新成果创造良好环境。
发展规划处处长杜青讲话。他指出,跨学科交叉融合是突破学科发展瓶颈的有力抓手,学校各部门都应积极谋划提出支持学科交叉的建设规划方案,从制度层面为学科交叉提供有力保障和实质性支持。他强调,本次学科交叉分中心年会对于凝聚学科交叉力量、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有重要意义,并预祝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分中心聚焦我国重大工程智能建设、防灾减灾与服役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际发展前沿,已形成了8支具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不断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领域育人实践路径。为此,分中心成立了由跨学院资深教授构成的学位评定专家委员会,以夯实人才培养过程环节。在本次年会上,还举行了分中心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负责人聘书颁发仪式和交叉领域学位评定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
天津大学原副校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天津大学海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余建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作特邀报告。他围绕“海洋装备数字孪生与验证设备及人才培养”的主题,指出,目前国家海洋装备面临西方“卡脖子”困境,必须开发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益。随后,他介绍了课题组在厚壁管5G焊接、液滑环密封故障诊断、海底管线损伤识别与失效预测等领域取得的先进成果,并鼓励青年教师和广大学生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领域,拓展创新思维,实现人才成长和科研水平的同步发展。
会议中,专家们围绕建设工程智能建造与运维,智能结构与智能装备,绿色、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等研讨方向,呈现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不少专家展示了课题组在智能建设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为与会师生开拓了思维视野,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智能建设与安全学科交叉分中心在科研交叉协作和机制体制创新中取得的重大进展,也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交叉分中心将持续加快工程领域智能化建设,汇聚各方智慧,激发创新灵感,为推动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凝聚重大原创成果、推进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为深化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