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迎盛会,培根铸魂育新人。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集中展现我校教师爱党爱国、立德树人良好精神风貌,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营造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强化身边榜样引领感召作用。学校评选出10名优秀教师和5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潜心教书育人、甘于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良好形象。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迎盛会 学榜样 铸师魂”系列宣传学习栏目,让我们走近2022年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张禧征副教授。
张禧征,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他时刻谨记高校教师的职责,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兴趣先行 言传身教
兴趣是自然科学最好的领路人。在很多人眼里,一线的理论物理科研教学工作枯燥而艰难,让人难以产生兴趣。无论长时间伏案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刚刚接触“四大力学”的高年级本科生,亦是如此。张禧征通过身边有意思的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遐想。例如,在《电动力学》课程中关于室温超导,他常会以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那些悬浮的岩石为例,讲述迈斯纳效应,让学生明白物理不只是复杂深奥的,也可以是在我们身边的。研究物理会充分满足人的好奇心,他总是跟学生说,“物理学是一种冒险、寻宝,也是意外的邂逅,并在最终探得物质真谛之后带给你狂喜的经历。”
通过张禧征的言传身教,已有9名学生选择了理论物理的继续学习之路,其中2名分别在日本东北大学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5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名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最让他感到欣慰和自豪的。
凝练知识 用心育人
张禧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讲授本科生基础课《电动力学》时,将前沿知识和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学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张禧征不仅注重授课的系统性、清晰性和层次性,更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采用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面对三年级的本科生,他将电动力学与拓扑物理、超导、超结构等相关前沿进展相关联,让学生不仅了解物理的过去、现在,而且可以畅想未来。在未知中构建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他认为物理教学就应该开阔学生的思维而非僵化,把现代物理的思想与方法渗透于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启发他们学会如何“发现”物理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张禧征很注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通过电子的双峰干涉与水波双峰干涉现象背后不同物理机制的对比,展现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实验现象的异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这门学科。
潜心研究 躬耕不辍
张禧征认为在科研时最快乐的事是通过刻苦钻研找到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他在研究基础物理时,不会跟风赶时髦,不会为了标新立异而简单换个新名词,而是执著于探索物理本源。他能够10年专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在理解前人“故纸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并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2020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葛墨林先生的推荐下,张禧征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唯一从事理论物理专业的青年研究者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2020年“全球青年物理学家高峰论坛”,并做题目为《量子机器学习及其在时间晶体中应用》的邀请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由于在非平衡量子系统中量子态调控方面的出色工作,他受邀为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物理学报》撰文综述自己近三年的前沿进展。同时,他还担任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Physical Review A/B的审稿人。在量子物理与凝聚态理论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物理学前沿杂志Physical Review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27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被引用8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