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媒体看师大
  

中国教师报 | 培育未来“科学播种者”


发布时间:2024-03-07

培育未来“科学播种者”
——天津师范大学创新模式培养职前科学教育教师   

 “为什么地球外面需要厚度适宜的大气保温层”“球体、六棱柱等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相同吗”“轮船是如何通过三峡大坝这个庞然大物的呢”……在第十一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本科、研究生赛道)决赛中,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王然、张嘉怡和地理科学专业的谢子豪,以扎实的教师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自身在科学教育领域中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最终,这三位师范生从全国63所高校709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日益彰显。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更高要求,以及不断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天津师范大学积极发挥职前科学教育教师培养功能,“立足天津、对接京津冀、辐射中西部”,努力培养能肩负“学生心中科学种子的播种者、科学兴趣的引导者和呵护者”重任的科学教育教师。

发挥优势“招进来”

学校坚持面向天津小学科学教师队伍需求,加大中小学科学教师定向补充力度。天津师大招生管理中心主任王健表示,2023年学校不仅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小学教育(科学方向)两个天津市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还逐步增加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不断扩大理工科师范类专业招生规模。

同时,学校对公费师范生实施单独编班、重点培养,旨在为今后向天津市基础教育输送优质科学教育专门教师做好人才储备。

面向需求“培养好”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均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确保学生未来能担负起教书育人使命。”天津师大小学教育系系主任张新颜说。

学校不仅努力做好公费师范生教育工作,还高度重视各相关理工类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按照科学教育师资需求,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原则,注意加深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间的链接与理解,以拓展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同时,学校还全面建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彼此促进的育人体系,专门开出师范生第二课堂评价单。

优化方案“基础实”

学校培养方案制订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原则,如小学教育(科学)专业对标科学教师素养要求,注重夯实学生学科专业基础,将课程内容划分为13个主题,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4个领域,每一领域均设置对应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开设小学科学实验、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科普理论与实践、STEM课程与实践、学习科学与技术等相关课程,以增强师范生科学观念、拓展科学思维、培养探究实践能力,实现科学素养综合提升。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确保教育见习、实习、研习递进贯通,集中性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形成四年一贯整体性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跨方向选修、辅修,拓展专业视野。现就职于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的2022届小学教育(数学)师范专业毕业生魏语晗表示,同届毕业生中有10人获得了辅修学位,这对他们“零适应”步入工作岗位很有帮助。

搭建平台“能力强”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天津师范大学依托“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广泛开展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如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的“自然观察体验中心”面向中小学生与社区群众开展系列自然科普活动;地理科学专业依托一级学科优势和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天津市科普大使为代表的一批“科普导师”,成立科普小组,实现科普教学彼此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创客实验室、STEAM实验室等“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培养师范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市级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夯实学生从事科学教育相关技能训练的能力;人工智能专业获批并建设有麒麟软件—天津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信创科普教育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各专业充分利用科普资源、科技创新第一现场资源开展育人工作,在各级各类赛事和活动中收获丰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理工科师范类专业学生佳绩频传。在专业教育实践、科普小讲堂、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扎实提升师范生从事科学教育需要的教学与研究能力。

正如师范生张坤所介绍,“除小班”授课、“双导师”制……学校探索了一些新举措、新机制,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深度,采取“综合多元(1+1+2)”培养模式,大学前两年为综合培养,大学后两年为多元培养。“我们还在‘名师课堂’平台不定期参与‘智慧星球’‘课堂外的中国’‘微世界、趣文化’‘趣味工坊’等主题研课、磨课,通过素质拓展提升我们的专业水平。”张坤说。

创新机制“促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U-G-S-I(大学—政府—中小学—研究机构)机制,整合校内外优势力量,引入中小学科学教师及科普工作人员,走进创新实验室;邀请一线名师及校内高水平教师共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教育实践。如目前已建设的31个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中,按照1:5师生比建设了一支指导能力强、人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导师队伍;再如相关学科学院与校外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协同,为全面提升师范生科学教育综合能力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学校师生还为天津市中小学送去了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双减”示范课程,13门基础教育“双减”课后服务示范课完成送教入校,得到良好的社会反馈。

科学是照亮世界的火把,科学教育就是点亮科学梦想的火柴。近年来,天津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火种不仅播撒在天津的学校、社区中,更通过师生播撒到雄安、新疆、西藏、甘肃、四川等地。下一步,天津师范大学将继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培育出一批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科学教师后备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2024年3月6日 中国教师报 第13版

链接:http://www.chinateacher.com.cn/zgjsb/html/2024-03/06/content_635969.htm?div=-1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