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正文
心科普丨处于疫区的人会比非疫区的人更恐慌吗?——风险认知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2022-02-08 10:38  


在武汉疫情爆发的初期,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对比图,图片上显示在“疫区”武汉的地铁上鲜少有人带口罩,而“非疫区”的上海地铁上大多数人却都带着口罩。网友们为之惊讶:怎么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人这么“心大”?事实上,心理学家在很多风险事件中都发现了这种反直觉现象,即:处于危险中心的人,其内心反而更趋于平静,相反,在风险外围的人反而会表现出更高的恐慌。客观危险与主观害怕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一一对应。这就是“心理台风眼”效应。

2003年SARS期间,研究者就发现处于疫区的群众(如北京)比非疫区的群众(如重庆)报告的焦虑水平更低,而SARS危机高峰期(5月中旬)群众报告的心理紧张度也比危机平息后(6月上旬)更低。而在美国911事件后,也有研究者发现,在事发地附近的学校中,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反而显著少于距离事发地较远地区的学校。2008年汶川地震也发现了类似效应,越接近震中的个体,心理反而越平静,且该效应的影响作用在震后1个月、4个月乃至11个月之后均依然强劲。我国的决策心理学研究者李纾等人据此形象地提出了“心理台风眼”(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的概念,即在时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时段,心理越平静;在空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地点,心理越平静。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研究者也发现了“心理台风眼”现象。在2020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于武汉解封(4月8日)后半个月(4月23日)开始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类以上行业的民众进行了调查,也在许多地方发现了类似的效应。即,客观上受疫情伤害的程度与民众的心理受创程度并不完全一致,非疫区群众比疫区群众会感到更加受创。

心理台风眼效应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认知失调理论。根据社会心理学家Festinger(1962)的认知失调理论,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存在矛盾时,会产生不适感,即产生认知失调,为了解除这种不适感,个体会使用改变认知或改变行 为的方法来恢复平衡。处于疫区的群体可能会体验到以下认知失调:行为(居住在疫区,不能离开)与态度(新冠病毒很可怕)发生冲突。居住在疫区是难以改变的,于是为了解决认知冲突,惟有将态度从“新冠病毒可怕”改变为“新冠病毒也没那么令人担心”。由此,认知失调使得处在疫区中心的个体降低了自己的风险认知水平。而居住在非疫区的居民并没有体验到认知失调,故无须改变态度(继续认为“新冠病毒可怕”)。

建议:

对于个人而言,不管处于疫区还是非疫区,都要用正确的心态看待疫情,理性处理自己的情绪与感受,不要过于恐慌,也不能疏于防范。

对于管理者而言,要注意科学地认识到客观风险和损失与主观感受(担忧、害怕)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简单认为疫情严重地区(如津南区)民众的“心理受创”程度就一定严重;疫情轻微地区(如其他区)民众的“心理受创”程度就一定微弱。所谓一方有难易见,心中有苦难言。相关政府部门在评估民众的客观损失时,要同时理解和重视对其主观感受的评估。

参考文献

literature

谢晓非, 谢冬梅, 郑蕊, &张利沙. (2003). SARS危机中公众理性特征初探. 管理评论,41(04), 628-638.

Hoven, C. W., Duarte, C. S., Lucas, C. P., Wu, P., Mandell, D. J., Goodwin, R. D., ... & Musa, G. J. (2005). Psychopathology among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 children 6 months after September 11.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2(5), 545-551.

谢佳秋, 谢晓非, &甘怡群. (2011). 汶川地震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7(5), 944-952.

李纾, 刘欢, 白新文, 仁孝鹏, 郑蕊, &李金珍, (2009). 汶川“5.12”地震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科技导报, 27(03), 87-89.

Li, S., Rao, L. L., Ren, X. P., Bai, X. W., Zheng, R., Li, J. Z., ... & Liu, H. (2009). 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in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PloS one, 4(3).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