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上午,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到北京大学英语系系主任纳海副教授,为外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以《圣诞颂歌》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以《圣诞颂歌》的文学特征、历史语境及现实意蕴为切入点,通过多维度的解读展示了狄更斯经典作品的深厚内涵。本次讲座由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刘岩主持并总结。
纳海201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北京大学英语系长聘副教授,主讲《英国文学史》《短篇小说选读》《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狄更斯研究专题》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19世纪英国文学和思想传统,也曾涉猎文学与音乐的跨学科研究。
文本解读:寓言与现实的交织纳海先从作品的文类特征切入,指出《圣诞颂歌》既是一首具有宗教寓意的颂歌,也可视为一部富于异象色彩的文学佳作。作品通过鬼魂与精灵的引导,展现了斯克鲁奇从冷漠、孤独到灵魂重生的转变历程,形成了以“成长”和“救赎”为核心的叙事结构。
讲座特别强调了斯克鲁奇的三次试炼及其背后的寓言意义:过去的圣诞精灵唤起斯克鲁奇对童年纯真的回忆,传达了华兹华斯式的“形而上纯真”理念;现在的圣诞精灵则带领斯克鲁奇穿梭于维多利亚社会的不同场景,展现了各阶层人们在圣诞时刻的温情与善意;未来的圣诞精灵通过末日审判般的画面使斯克鲁奇直面死亡与孤独,从而促使他意识到生命意义的真谛。纳海指出,这种对时间与人生的三重展现,不仅构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更使其兼具哲学深度与宗教意象。
现实关照: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隐喻在文本细读之后,纳海进一步剖析了《圣诞颂歌》所蕴含的社会批判意义。斯克鲁奇的吝啬性格及其冷漠孤立,正是维多利亚时期“经济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种以逐利为核心的功利主义逻辑,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化。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讲座阐述了狄更斯如何通过斯克鲁奇的转变,对新济贫法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多余人口”观念提出批判,同时呼唤有机社会共同体的重建。此外,纳海还探讨了1840年代的社会背景,包括饥荒、工人阶级的困境与宪章运动,指出《圣诞颂歌》不仅是个人心灵的救赎故事,更是对社会价值观重塑的寓言性表达。
文学传统与创新:狄更斯的文学史贡献讲座最后从文学史的视角出发,将《圣诞颂歌》置于狄更斯创作传统与19世纪文学传统之中进行分析。纳海指出,作品在叙事技巧上通过精灵引导人物跨越时空界限,实现了从绝望到希望的重生,这种手法不仅继承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幻想与情感表达,也为维多利亚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独特的道德与哲学内涵。纳海还比较了狄更斯的其他经典作品,如《雾都孤儿》《艰难时世》等,强调了《圣诞颂歌》中“心灵转变与重生”母题的重要性,显示了其在狄更斯创作序列及文学史中的特殊地位。
此次讲座通过文本细读与历史语境结合,生动阐释了《圣诞颂歌》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不仅让与会师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狄更斯的文学世界,也促使大家对人性、社会关系及文化价值观进行深刻思考。正如纳海总结所言,《圣诞颂歌》以其寓言性与现实关照,跨越了时代的局限,依然能够在今天引发共鸣,为我们提供洞察人性与社会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