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成功举办“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路径和措施”闭门研讨会

2024-06-20 11:35 浏览:

近日,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下文简称“研究院”)联合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在深圳市福田区成功举办“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路径和措施”闭门研讨会,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和优势,分析当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就如何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出相关建议。

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研究院学术委员张健华主持,分为致辞环节、主题演讲、主题交流、圆桌讨论等。

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受邀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浙商银行原行长、研究院学术委员刘晓春,深圳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金融工委常务副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欧阳卫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受邀在主题交流环节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部长级干部于学军,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资深策略员应坚,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蕾,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中国证监会原主席、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肖钢等专家先后在圆桌讨论环节发言。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据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4)》,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前四位分别是纽约、伦敦、新加坡和香港。其中,香港客观业务指标得分仅次于纽约,其作为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很好地发挥了资本形成、价格发现、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功能。

作为资本形成和价格发现中心,香港股市市值大约为其GDP的11倍,亦是我国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超过8000亿,在港离岸人民币支付占全球的70%。今年以来,香港金融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债券通“北向通”数据再创新高,一季度日均成交额达452亿元。作为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中心,香港紧抓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大趋势,发挥区位和制度优势更好满足全球投资人分散投资的需求。2023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表《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通过八项关键举措提高香港对全球家族办公室的吸引力。据德勤统计,截至2023年末,香港独立家族办公室逾2700家,其中资产管理规模1亿美元以上的有885家。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发展虚拟资产,紧跟全球金融发展潮流。作为风险管理中心,香港围绕自然环境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风险,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香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绿色债券发行中心,绿色债券发行量占亚洲市场三分之一。香港在过去20年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退休金资产配置经验,未来将进一步优化香港“强积金”运行,加快与境内沟通协调,更好满足内地养老金融需求。

会议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许多独特优势。一是“一国两制”背景下,香港作为内地及国际沟通的桥梁,在制度对接、监管合作、经济联系等方面更加便利。二是香港金融市场由机构投资者主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风险承受能力,为香港推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提供了较大灵活性。三是香港金融市场开放度较高,国际资金自由流通使香港具备全天候投融资能力。以上优势为香港商业和金融活动创造友好环境,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近年来,通过香港流入内地的资金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以上,是连接大陆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

会议认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可以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强化金融数据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新兴领域(产业数字化、绿色低碳等)、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强金融市场投资功能及提升国际影响力,助力我国建设金融强国。在此背景下,深圳与香港已展开多项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深港金融互联互通,包括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私募通、ETF通、保险通等,更好服务境内外投资者参与跨境金融市场。同时,跨境征信互通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5月百行征信和香港富融银行完成首笔跨境数据验证,解决内地小微企业跨境融资难题。

当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会议认为,香港过去的发展始终依托于大陆,是借助与大陆的差异化优势同大陆形成互补获得发展。随着境内外经济发展和世界格局变化,香港部分原有优势逐渐弱化,其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既存在新机遇,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

一是香港部分原有优势弱化,新兴动能不足。从人才方面来看,香港面临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人才外流、缺乏全面性等问题,金融领域面临人才短缺的潜在威胁。从市场规模来看,香港本土市场规模有限,需承接外部需求,易受外部因素挤压冲击。从产业结构来看,香港实体产业不足,而金融发展只有通过服务于实体经济才能走深走实,这可能影响香港未来发展潜力。从科技创新来看,香港创新机制和技术积累不足,缺乏头部web3.0企业和核心技术,想要赶超纽约中心并拉开与新加坡中心的差距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境内外差异未能转化为亮点,境内外互通不足。相较境内,香港在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如何更好发挥这些优势需要更多创新尝试。“一国两制”背景下,香港与内地市场在价格发现、市场监管、政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地之间的资本要素开放性和流动性有限,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金融产品、基础设施之间互通仍有待加强。

三是国际竞争压力加剧,相关创新不足。一直以来,中央政府的惠港政策在解决香港短期困难、避免极端风险传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香港对惠港政策的过度依赖反而抑制了其金融市场的创新动力,未能转化为国际竞争力。目前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竞争激烈,发展重心从传统领域转移至新兴领域,包括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数字化、绿色低碳等领域。过去香港主要面向内地市场需求,如今面临来自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香港能否在明确自身定位并维持现有优势的同时拓展新方向显得至关重要。

四是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舆论和外汇管理等方面压力加大。在中美经贸摩擦、地缘政治博弈背景下,美国采取“以港遏华”策略,试图通过“遗址论”、“废墟论”等唱衰香港,降低国际投资者对港信心和来港投资意愿,削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同时,逆全球化和美元“武器化”形势也给香港金融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增加了外汇管理压力。

找准需求、强化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会议认为,香港应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内地所需”,发挥“香港所长”,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一是要将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与保持香港特色有机统一。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与科技创新力量,打造世界级的科创中心。明确“一国两制”概念,厘清“国”、“制”与“一”、“二”的边界,处理好“一”与“二”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建设金融强国目标,香港要成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模范生,可率先推动建设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目前,我国内地与世界发展的差距逐渐缩小,香港的通道作用不再具有绝对优势,需积极探索如何发挥香港和内地差异性优势,更好形成自身特色。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两地互联互通。推动硬互联互通进入到软互联互通,将范围从资本、资金扩大至跨境征信、数据、人才、从业资格认定、监管规则等方面。鼓励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面服务。在港推出先行先试举措,例如Web3.0的数字资产推广、发行数字化债券等。加强“跨境理财通”、“私募通”、“ETF通”、“保险通”等通道建设,放宽对香港的人民币债券投资者在境内交易的限制,促进国际投资者提高人民币资产配置,进一步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打通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联通不畅的堵点痛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三是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香港要做好风险把控分析,做好防火墙隔离、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健全香港与内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金融监管沟通,共同解决跨境金融发展和监管问题。要不断加强及深化应对策略,以积极的防御措施,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风险控制的同时,给予香港更多的创新和发挥空间,让香港更好地承接国家在境外的资产及项目。

四是主动开辟新市场,形成香港新优势。在地缘政治博弈背景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进入大重组时期,香港需要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开拓新市场,形成新优势。将“一带一路”等国家和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金融服务作为首要开拓的蓝海市场,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深港两地债券市场可适当放宽对“一带一路”国家发行条件限制,扩大熊猫债券发行。

五是要勇于宣传、善于宣传。香港特区政府要对“遗址论”、“废墟论”等负面舆论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应对片面和不实言论,维护好香港的国际形象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议中央媒体在必要时刻积极宣传,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香港,展示香港优势。

据悉,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是由深圳大学牵头举办,福田区人民政府、平安银行、微众银行联合共建的二级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为行业主管部门。研究院目标是构建金融科技开放创新生态,助力深圳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