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成功举办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深圳‘20+8’产业政策工具箱的实践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聚焦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汇集了来自政府、学术界及企业界的知名专家与重量级嘉宾,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产业政策创新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助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以“20+8”产业政策助力新兴产业的集中发展、集群发展、集聚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
此次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精准产业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力,强化我国在大国战略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深圳“20+8”产业政策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次研讨会正是为了探索如何有效提升政策工具的精准性和执行力,以助力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实践创新。
会议期间,来自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多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围绕产业政策的挑战与机遇、政策工具的创新应用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在发言中强调,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他总结了深圳经济特区40 年来的经济成绩,提出了“跑出更多‘深圳加速度’”、打造更多‘深圳高质量’”的未来期许。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祖平介绍了“20+8”产业集群2.0版本的主要特点,总结了在实施“20+8”政策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思路,提出将通过推动“20+8”产业政策的深入思考和创新发展,为深圳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中芯国际董事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围绕“人工智能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发表主旨演讲。
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梅永红在发言中,以生物经济的迅速崛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生物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郑文先以“建设鹏城自进化智能体”为主题,论述了人工智能“暴走”式的革新路径,明晰了深圳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意义。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在发言中深入探讨了“新发展条件下产业政策工具的改革与创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对比了中美在金融支持科技产业发展上的差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原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深入解读了产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秘书处(北京)秘书长,原国家科技部秘书长、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题作主旨发言。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深圳“20+8”产业政策在推动产业链升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撑。深圳的产业政策有效结合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在稳步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动能,助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议内容涵盖了从政策设计到实施路径及效果评估,为“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和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在总结致辞中指出,深圳“20+8”产业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的政策支持和集中资源配置。政府需要保持“思危”心态,以国际视野、战略眼光积极培育新动能和新增长点,在缩小差距的过程中挖掘潜力,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并行发展。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在总结致辞中指出,深圳“20+8”产业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的政策支持和集中资源配置。政府需要保持“思危”心态,以国际视野、战略眼光积极培育新动能和新增长点,在缩小差距的过程中挖掘潜力,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并行发展。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巩固了深圳大学在公共政策学科建设和产业政策研究领域的成果积累,为深圳市下一阶段的产业政策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深圳大学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学术研究,推动政府与企业在政策实践中的协同创新,持续为深圳及全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供稿 政府管理学院 夏霆 韦毅 白旻 龚晓峰 谷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