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中,孔子与弟子子贡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问子贡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子贡回答说,难道不是吗?孔子摇摇头,说:不是的,我所有的学说,都是由一个基本思想贯穿的。后来在一次上课时,孔子又主动与弟子曾参提起这个话题。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再次强调了自己所秉持之道是一以贯之的。这就是成语“一以贯之”的由来。
一
一以贯之,一是统一,贯是贯穿,一以贯之即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钱穆先生在读《论语》时,这样理解孔子所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如孔子言诗,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言礼,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又曰:‘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虽百世可知。’此等皆所谓一以贯之。”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孔子论《诗经》,三百多首诗,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所有《诗经》中吟诵的事物,无论是《风》中对老百姓劳动、爱情等美好生活的歌唱,还是《雅》中对战争和劳役的描绘,或是《颂》中对上天、先祖功德的颂扬感恩,都合乎情理,而非出于邪思歪想。再比如,孔子讲到礼的时候,说礼制应当秉持宁可节俭也不奢侈浪费的原则,只要这一原则能够一以贯之,那么在夏、商、周朝,甚至是百世以后,礼的情况都是可知的。
孔子反复强调“吾道一以贯之”,把学习传道和克己复礼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不管是教学相长还是学而时习,都“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哪怕只是在吃一顿饭、睡一场觉的功夫,也绝不忘记有些东西是已经坚持、正在坚持、还要坚持的。这告诉我们,任何一项事业要想长盛不衰、经久相传,就必须具备一以贯之的“道”。所谓“道”,可以指“道法自然”的法则规律,也可以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原则理念,也可以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方式方法。而做到一以贯之,就是指在时间上贯彻始终,在空间上覆盖整体,在对象上包括全部。概言之,就是有始有终、善始善终,而不是朝令夕改、前后矛盾;就是一视同仁、一体对待,而不搞下不为例、内外有别。这强调的是一种韧劲,一种定力,一种持之以恒、砥砺自强的精神状态。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从古至今,无论做人还是做事,能真正做到一以贯之,实在不易。《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论语》中“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老子》中“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穿越千年历史烟尘的庄严提醒:善始容易、善终不易,虎头不难、蛇尾常见。在古人看来,要做到“立身行道,终始若一”,是极其艰难的事,需要以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极大的恒心与毅力,“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直至今天,我们看到有的决策部署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不能被贯彻落实到位,有的党员干部成为“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都是因为缺少了“一以贯之”的定力。
二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十九大后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他又强调,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
任何一个政党,要想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做出卓著的贡献,“一以贯之”应为其基本的实践品格。“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说的正是道路的选择、历史的前进、政党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从未改变——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道”。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当今中华民族的崛起,一个个“中国奇迹”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找准了一条正确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一以贯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以贯之”进行了科学深入的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
在处处临新、求新、创新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强调“一以贯之”,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当前,我们正在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尤其需要凝聚、强化“一以贯之”的定力。13亿人的大国,大国有大国的底气;领导这个大国的大党,大党有大党的样子。这底气,这样子,这奋勇前进的动力,就是自始至终保持着这么一股“一以贯之”的强大定力。这种定力,来源于对我们所坚持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无比自信。
当然,坚持一以贯之并不是因循守旧,越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越能真正坚持一以贯之,这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任何时候,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但围绕初心所进行的砥砺探索,其内容却是与时俱进的。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过程中,砥砺奋进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中华民族富起来的过程中,砥砺奋进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中华民族向强起来飞跃的过程中,砥砺奋进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既要快马加鞭,更要蹄疾步稳,做到稳中求进。
一以贯之,打通了历史和现实,连接了现在和未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只要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一步一个脚印一以贯之,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就一定能够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