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地理科学系 > 教授 > 正文
袁道先


  袁道先院士,男,1933年8月24日生,浙江诸暨人。国际著名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岩溶学家。195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南京矿专。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联合国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KRC)学术委员会主任,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科协副主席,西南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顾问,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Karst Commi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geologists)委员和《Environmental Geology》期刊编委。


   1990年以来,连续3次申请获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9“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1990-1994),IG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1995-1999),IGCP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2000-2004),并担任项目主席。后任IGCP513“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全球研究”(2005-2009)副主席。近四十多年来,以袁道先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岩溶环境学研究在解决岩溶地区的各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过程中,围绕许多国内、国际的重大课题展开工作,已形成了独有的研究特色。在理论和应用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提出了新的岩溶形态组合理论和岩溶动力学理论,不仅使我国岩溶研究处于国际学术的前沿,也推动了全球的岩溶研究。自“九五”开始,特别是“十五”以来,更致力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地下河污染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和老百姓的脱贫致富等的调查研究,负责中科院地学部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院士咨询会的工作。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起草,就“我国岩溶地区生态恢复重建”提出了5项研究任务,并将其写入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自2005年以来,袁道先院士同国内外岩溶学家一起积极推动重庆武隆喀斯特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并于2007年6月申报成功。2012年以来,又全力推进重庆市金佛山联合贵州施秉、广西桂林和广西环江申报第二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于2014年6月,“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拓展。


   利用专业优势,凝练科学问题,为2019年湘西正式列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17年,由岩溶地质研究所与西南大学联合申报的国际科学研究合作伙伴—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的克里斯▪葛立夫教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先后主持了多个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项目,教育部外专局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和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等。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科学总顾问。提出了19个岩溶相关的科学问题,成为当前岩溶学界研究的目标。


  自2000年被引进到西南大学以来,以岩溶动力学为研究核心的学术梯队,成功申请到了重庆市高校第一个自然地理博士点和自然地理博士后流动站,为重庆市高校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利用国际岩溶中心和西南大学的科研平台,培养的国内外青年人才,大多成为岩溶研究的中坚力量。担任西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后近10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


  在《Science》、《Acta Geologica Sinica》、《地学前缘》、《地质论评》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代表性专著有《岩溶环境学概论》、《Karst of China》、《中国岩溶动力系统》、《地质作用与碳循环》、《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等。曾荣获“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中国地质科学先进工作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洞穴与岩溶特别贡献奖”、“美国洞穴研究基金会杰出贡献奖”、“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50年杰出贡献奖”等多个奖励和荣誉。


主持科研项目
1、岩溶碳汇重要科学问题研究(41072192)(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万元。
2、我国西南岩溶含水层演化机理研究(40672165)(2007—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万元。
3、我国典型地区地质作用与碳循环(40231008)(2003—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0万元。
4、岩溶区地表水体RDOC来源及转化研究(cstc2016jcyjys0003)(2016—2018)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万元。
5、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典型污染物来源识别(CSTC,2013jcyjys20001)(2013—2015)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万元。
6、重庆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污染的形成、演变机制及防控对策(CSTC,2010BC7004)(2010—2012)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万元。
7、重庆市岩溶地下水形成、分布及水循环规律研究(CSTC,2007BC7001)(2007—2009)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万元。
8、中美合作项目——中国环境健康工程(EHP)(2006—2010),美国国会,200万美元。
9、IGCP513“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2005—200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
10、IGCP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2000—20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
11、IG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1995—199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
12、IGCP299“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1990—199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专著
1、《桂林山水》,2018年10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现代岩溶学》,2016年3月,科学出版社。
3、《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2014年6月,科学出版社。
4、《岩溶动力学的理论与实践》,2008年6月,科学出版社。
5、《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2003年10月,科学出版社。
6、《中国岩溶动力系统》2002年11月,科学出版社。
7、《Karst processes and the carbon cycle :final report of IGCP379》,2002年8月,地质出版社。
8、《中国岩溶学》,1991年英文版,1993年地质出版社中文版。
9、《岩溶环境学》,1988年5月,重庆出版社。
10、《岩溶学词典》,1988年,地质出版社。


二、代表性论文
1、袁道先.地质作用与碳循环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科学通报,2011年26期。
2、袁道先.新形势下我国岩溶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岩溶,2009年4期。
3、袁道先,章程.岩溶动力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地球学报,2008年3期。
4、袁道先.岩溶石漠化问题的全球视野和我国的治理对策与经验,草业科学,2008年9期。
5、袁道先.现代岩溶学在中国的发展,地质论评,2006年6期。
6、Daoxian Yuan, Hai Cheng, R. Lawrence Edwards., et al. Timing, Duration, and Transitions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Asian Monsoon. 2004, Science, 304: 575-578.
7、袁道先.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推动水文地质学发展——21世纪水文地质学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领域研讨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1期。
8、袁道先.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资源环境效应,第四纪研究,2001年3期。
9、袁道先.IG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在中国的研究进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1期。
10、袁道先.“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