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激励我校教师进一步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在我国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官网推出“教师节专题”栏目,包括“人物”“师想”“活动”三个系列;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桃李芬芳 师恩难忘”专题栏目,希望广大教师努力为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省、能源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把“有意义”讲得“有意思”,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坎里,“备学生”是重要前提。“备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主要备课内容,是全面了解学生思想问题的根本途径。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Z世代”的时代新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思想活跃,多元化、个性化明显。我在每学期授课前会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学生群体开展沟通交流等形式,近距离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盼,根据学生群体的兴趣、特点、诉求和意见,精挑细选教育内容,采取多样教育形式,精心设计实施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供给。
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坎里,深耕课堂是关键。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归根结底要通过并最终体现在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上。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立足课堂、聚焦课堂、深耕课堂。好的思政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如何破解“一深刻就无趣,一生动就无聊”的思政课教学悖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如何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在我看来,思政课的教学离不开坚实的学理支撑。思政课教师应坚持科研促教学,用科研的精神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研究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实现思政课内容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实现大学学段思政课教学“节节高”。
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坎里,创新形式是载体。思政课教学内容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教学形式则是为教学内容提质增效服务。通过创新教学形式,让“思政课”真正思考起来。在主渠道教学过程中,我用讲好中国故事点亮思政课堂,用“问题链”打造思想训练场,通过打造西柚“小青马”“西柚青年说”等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链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过程中,通过开展“能源大思政”“三个一百”“井场里的思政课”等主题活动,引导同学们在“移动课堂”中重温使命担当,在“徒步百里”中厚植家国情怀。与此同时,我也注重把丰富的实践、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引进课堂,把家事、国事、天下事引入课堂,让思政课更有厚度和温度,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张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