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正文

【石大榜样】西柚六“材”子考研传—— 新材院6#423寝室6名同学全部考取双一流研究生
来源:宣传部   作者:刘仲铭  编辑:曹正  审核:易联树    日期:2020-07-06  访问:

新能源与材料院6#423寝室,创造了近年来的一个传奇:在2020年的毕业季,寝室6名同学全部被双一流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他们是:王思远、胡顺、李磊攻读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肖本胜考取厦门大学材料与化工,毕致玮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产评估,陈杰鹏考取西南石油大学材料与化工。

这6名同学来自新材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三个班,四年前入学时被随机编入6#423寝室。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们是如何全体C位出道,争取到深造机会,一个都不落下的呢?

六位同学就读期间所获各种奖励

在毕业生餐上,校党委书记赵正文与六位同学合影


悟舍得之道,潜心学习,立志深造

王思远说,他是个要强的人,从小长辈就夸他“懂事”。

王思远

刚踏入校园,他是难得的没有“高考后迷茫期”的同学之一。在第一学期,他就确立了继续深造的目标,选择了保送读研的路径;同时瞄准了专业第一名作为学习指标。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很硬核: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一个工科生,如果专业上没有造诣,职业上成功的概率太小了。

大学生活像一个万花筒,绚丽而多姿,“懂事的”王思远还是有点晕,有点失落。

身边的同学,有进社团的,策划的活动满堂彩;有学吉他、钢琴的,帅气的表演,登台风光无限;也有学视频剪辑、动画制作的,晒出的作品一片点赞。王思远不服,总想比一比,证明自己,但四处出击没有换来预期中的豪迈。王思远有点郁闷,把自己裹起来,不接触新的朋友,班级活动也兴趣索然。

辅导员陈建波发现了苗头,把王思远喊到办公室。“就业或深造是本科毕业的两个去向,如果你打算继续深造,就要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如果是就业,就要注重综合能力的锻炼,有舍才有得,不要老是想着去摘每一个枝桠上的桃子。”

辅导员陈建波与六位同学合影

王思远觉得好有道理,回来后想了两天,还看了不少励志电影,想通了。

从此,王思远开启了寝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几点一线的生活,心无旁骛,怡然自得,尤其爱泡图书馆,每次去“就跟约会似的,充实,不觉得累。”第二学期就冲到全班第一、专业第二,大学四年一直保持4.0以上的学分绩点,毫无悬念地获得保研资格,并选择了电子科技大学。

这四年,王思远成为本专业第一批党员;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四川省金奖,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

王思远否认“天赋异禀”,说自己胜在规划与坚持。关于保研的选择,他回顾,大一时的班导说,保研是四年的持续投入,收获最后的快乐;而考研是前三年相对宽松,最后一年冲刺。他是长跑型选手,而且也更看重保研中更大的选择权。

肖本胜也面临取舍之难。


肖本胜

父母建议考公务员,“铁饭碗,稳定”。刚开始,肖本胜也专业、素质拓展两手抓。他大一就申请进入实验室,弥补自己实验动手能力的不足;同时加入学生会和社团联,锻炼自己。

两头发力让肖本胜累的够呛。为了协助老师筹备院庆暨迎新晚会,他搜罗资料,制定方案,延揽人才。“学生会工作要做出成绩很辛苦,动员其他同学挑战很大,我的信念就是做好策划,亲力亲为,以奉献精神带动其他同学。”在排练现场,肖本胜总是出现最早而离开最晚的一个。多日的辛劳,收获了一场掌声雷动的晚会,肖本胜的组织能力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肖本胜最终还是放弃了考公的想法,“一潭静水的生活不适合自己,我总想翻几朵浪花。”大三时,肖本胜四处咨询考研,专业老师马柱开导说,“读研不会让你错失什么,所有的机会还在,只是换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这句话让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为了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丰富阅历,肖本胜选择了出川。扎实的学习基础,一年的冲刺,肖本胜最终将厦门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揽入怀中。


困难是一堵墙,破壁而出,才能前往新天地

寝室里出了学霸,室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胡顺、毕致玮也立志深造,但他们都遇到了困难。

胡顺

胡顺从中学就喜欢科学实验,自认是科研苗子,但是英语是短板。怎么办?英语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论科研、求职,都是绕不过去的。“以勤补拙!我是要读研的,不能被英语就给打垮了!”胡顺制定了严格的英语提升计划,每天确保1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愈挫愈勇,英语四级就考了五次,最终在第五次高分通过,随后通过英语六级。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因为有考研想法,胡顺的学分绩点一直名列前茅。大四开学,胡顺意识到有保研机会。保研率3%,成绩刚好徘徊在保研的边沿,上不上?在辅导员和室友的鼓励下,胡顺决定放手一搏,全力准备保研。成绩排名上没有明显优势,但经过反复训练,在面试中成绩领先,一举进入推免名单,也选择了电子科技大学。

毕致玮从跨入大学就面临困境。

毕致玮

高中时就接触到模拟沙盘、天使投资等内容,毕致玮的心中埋下了商科的种子。但是,高考的意外让他与理想中的专业失之交臂,被录取到工科。专业导论课上,老师对新能源行业美好前景的描绘,重新燃起了他对本专业的热情。在大一、大二,毕致玮一边努力学习专业,一边自修经济学,就这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周旋。

到了大三,就业还是深造?问题已经不容回避。毕致玮用上了他的沙盘推演:不想低层次就业;专业成绩不算突出;物理自中学以来就一直是弱项,而材料学科与物理学关系紧密;个人爱好是经济学。

推导结论是:选择深造,但是因为物理学的硬约束,在材料学科内很难发展,结合自己的爱好,必须跨学科门类考研。

“既然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一定要拼尽全力试一次!”毕致玮说。

毕致玮开始主攻考研的核心专业课程:西方经济学。浏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入门;研读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作为核心教材;作为“无需考勤的学生”,蹭经管院的课;学习郑炳的经济学网课;结交研友,一起切磋。一年下来,毕致玮俨然一位满腹经纶的商科学子,并最终以工科生的身份考取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资产评估硕士研究生。


奋起直追,美好韶华终不负

李磊、陈杰鹏是老乡,两人也“携手”走过了一段弯路——如果你不以电子竞技为业,就必须承认那是弯路。

李磊

李磊说,大学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努力目标。陈杰鹏说,一开始不看好专业前景,怀疑自己掉进了网传的“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电子游戏就在这时乘虚而入,两人也成了“战友”,游戏段位往上飚,学分绩点往下掉。大二开学时,6#423与“优秀寝室”称号无缘。

李磊发现自己再也无法融入寝室的“舆论场”,说游戏,除了老乡偶尔回应,无人共鸣,他们都在聊能量转换呀,应用电化学呀之类的硬话题。熟悉的一位实验室师兄求职不顺,也让李磊深受触动。

陈杰鹏一直在求证材料学科究竟是不是“天坑”,专业学习的深入,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让他改变了想法。两人都感觉,“游戏生涯”该结束了。

陈杰鹏

那次寝室卧谈会,两人都记忆深刻。

开场自然是天南地北的神侃。

在话题转换的静寂期,陈杰鹏突然“嗨”了一声,说:“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资本,但我们能做什么呢?”

室友们纷纷介绍起自己的学习经验。陈杰鹏没吱声。

李磊问,“学习是我们为明天做准备的唯一方式吗?深造是我们的最佳出路吗?”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这时,王思远问:“大家的梦想是什么?”

那一晚,窗外月色撩人,大家又重新兴奋起来,敞开心扉,畅谈未来。当科技精英的,从政的,从教的都有。毕致玮有点羞涩地说,“我俗,我想过有钱人的生活”。大家哄笑说:“你不俗,你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笑声未散,王思远说:“我其实也没想好自己将来究竟干什么,但我认准两点,一是立足专业,二是登高望远。在这个时代,没有相当的专业背景,不从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起步,很难达到你所期望的事业高度。”

胡顺说他想当科学家,也梦想有朝一日在顶级期刊上发文,必须先得读研。肖本胜说,父母希望他考公务员,他坚持考研。毕致玮接过话茬,说你这两条道说不定有汇合的一天,人在年轻的时候打下学业根基,总是回报最丰厚的投资。

那一晚,最终形成了“6#423共识”:读研深造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从此,李磊、陈杰鹏像换了个人,卯足了劲,准备考研,也双双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刘仲铭 图片由新材院提供)

六位同学毕业合影

记者后记:

6#423寝室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这六位同学,入学时履历平凡,大学时期也遇到各自的困惑、困难,甚至一度迷失了自己。但是,他们都有一颗蓬勃的上进心,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大家在同处一室期间相互砥砺,形成了清正的室风。正是青春朝气的相互激荡,成全了彼此,创造了全寝室读研成功的事迹。我以为,他们有资格获得自己的名号,就称为“西柚六材子”吧。

最后,把马克思的名言赠给他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