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学习强国】余敏明: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锻造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大先生”

来源:学习强国 日期:2024/09/29 10:47:42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教育家精神,深刻回答了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怎样建设教师队伍这一重大教育实践课题,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西南交通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弘扬教育家精神覆盖、贯穿和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加快锻造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大先生”,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积极贡献力量。

  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坚定不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因铁路而生、因轨道而兴、因高铁而强。建校以来,伴随着中国铁路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西南交通大学一代代教师秉持“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育人传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涌现出了以“交大五老”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一批教师楷模,他们“无意求闻达,有功在树人”的赤诚情怀,“视学校如家庭、视学生如子女”的大师风范,生动诠释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也充分彰显了立德树人在学校的崇高地位。新时代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入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1+N”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五维并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持续开展新入职教师“开学第一课”,把每年9月定为“师德建设月”,打造了以“立德树人奖”和“思国奖”等为代表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让“好老师”在学校享有最高的礼遇,让“大先生”成为让人羡慕的身份标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南交通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传承铁路报国红色基因,促进学校“双严”育人传统薪火相传,推动广大教师成为师德高尚、行为世范的“人师”。

  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内在逻辑,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教育家精神既是对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形成的育人观念、育人理念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他们职业素养、育人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凝练升华。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西南交通大学深刻认识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思想铸魂、素质提升、结构优化、人才强校、制度建设、评价改革等举措,构建起从入职培训到跟踪培养,从教学能力提升到进阶研修“贯穿式”的培养培训链条,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和成效。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核心战略”,重点建设了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等8类人才队伍,持续释放人才动力活力。建立了随到、随评、随录、随聘“多评合一”快捷通道,打造“近悦远来”新高地。实施“雏鹰计划”“扬华计划”“优秀青年团队”等专项计划,支持青年教师挑大梁、担重任,源源不断培育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大国良师”。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西南交通大学将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深刻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保障体系,教育引领广大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持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增强数字化素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方法和深厚的学术积淀,支撑高水平教育教学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广大教师成为学识渊博、授法精湛的“经师”。

  深刻认识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教育家精神既源自千百年来一代代师者“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优良传统,又立足当前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之所需”的时代使命,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力量源泉。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创造前沿科技成果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必须踔厉奋发、挺膺担当。一直以来,西南交通大学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引领全校教师牢记“四个面向”,聚焦“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命题,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特色优势,实施有组织科研“七大行动计划”,加快锻造轨道交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打造“中国高铁”自主创新典范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着眼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川藏铁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既要教书育人,也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和钢轨上,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努力破解轨道交通领域“卡脖子”难题,聚焦高速铁路、智能高铁和未来轨道交通开展有组织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深化校地企合作打造新形态“科创园”,加快形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的“耦合”效应,推动广大教师成为国之所需、我之所向的“强师”。


来源:学习强国2024年9月29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503400464016029616&item_id=1503400464016029616


作者:余敏明   编辑:冉孟雨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