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天府早报:国际高铁时速350公里 中国最有发言权

来源:天府早报 日期:2011/05/21 10:16:31 点击数:
 
 

沈志云、左铁镛两大院士蓉城论高铁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进入 “加速度时代”。未来,我国的轨道交通还会进入怎样的先进模式?带给人们怎样的出行体验?
       昨日,由成都市科技顾问团主办、市科技局等部门承办的第七届西部科学论坛——轨道交通材料高端论坛在蓉揭幕。两院院士沈志云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赵振业、殷国茂聚首蓉城,逐一畅谈我国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之路。
仅中国有350公里高铁业绩
       在运行速度上,我国高铁目前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沈志云说,现在国际高速铁路标准执行的是国际铁路联盟(UIC)制定的300公里标准。关于这一点,沈志云自信地表示:“以前制定标准我们没有发言权,但现在,如果国际铁路标准要讨论是否从300公里升级到350公里这一点,中国最有发言权。”
       他讲到,制定国际公认的时速350公里的技术标准,已经启动很久了,但到现在仍还没有结果,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这个业绩。而我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3年来已运送乘客4亿多人次,线路里程总计达2亿多公里,从未出过安全事故。所以,“要制定时速350公里的技术标准,必须是中国说了算,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这个业绩。”
       沈志云表示,他25日将要去参加京沪线最后的评审,当天从北京乘车至上海,一天“打来回”。而从现在试运行情况来看,非常平稳,其平稳程度可以达到“放在桌上的倒立矿泉水瓶能保持不动弹。”
我国高速列车车体部分依赖进口
       在沈志云院士的豪言壮语之后,左铁镛就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指出了一些不足:虽然我国高速列车车体用铝合金板已部分实现国产化,但某些铝合金板材性能仍存在不足,只能采用进口。针对这一不足,我国还应加大研究力度。
       而谈到新材料在高速轨道及其车辆系统中的应用时,左铁镛说,未来要求减振降噪型材料,高速轨道及其车辆系统中选用镁合金不错。
       他解释说,用铝合金代替钢铁可使整车重量减少30%至40%,这就能让车辆减少排放与油耗。但若进一步采用镁合金代替,则整车有望再减重15%—20%,燃油消耗最多可降低16%,排放减少20%。左铁镛表示,但目前世界平均每辆车使用镁合金却不超过3公斤。
早报记者郑其摄影方炜
人物名片>>>
沈志云
       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创建轮轨非线性蠕滑力模型,在国际上通称“沈氏理论”,并广泛应用。
人物名片>>>
左铁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在难熔金属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研究中取得创新成果,是我国难熔金属材料和金属加工领域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