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我校教师学习教改项目的选题、研究与实践以及教学成果奖凝练方法,1月11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孙康宁教授进行了题为“从教改项目的选题、研究与实践到教学成果奖凝练”的线上讲座,这也是我校第七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的收官讲座。来自我校、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420多位老师参与了此次讲座。
首先,孙康宁重点强调了“教学研究服务于立德树人”的观点。提出了“为大学生构筑立德树人助力框架”的教学理念。他认为,立德树人的基础框架由知识、能力和品行三个要素构成。那什么是教研?他对“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过程进行了解读,指出“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他以传统大学课程体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弊端以及会导致的低年级大学生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他提出了KAPIV——包含大学生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和品行等要素的新形态课程解决方案。新形态课程不仅具有金课所具有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等特征,还有着自身的特性:立德树人的引领性、育人的多功能性等等。在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要为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培养人才。为减少人才培养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教学改革应加快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如何进行教研项目的选题、研究与实践
孙康宁以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项目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教学项目的选题要求和选题经验。强调了新工科的“新”包含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除此之外,还将新工科核心内涵凝练为“新”“融”“变”“本”“真”五个字。“新”,指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融”,即融合创新;“变”,是渐变,是继承创新、改革创新和持续改进;“本”,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性;“真”,即坚持教育的本真,重视培养和优秀人才。在带领老师们理解了新工科内涵后,孙康宁进一步深入,提出课程改革要全方位满足新工科对课程的要求的观点,给出了教改倡导的五点方法和新工科教改选题涉及的八大领域。接着,他提出教学项目选题要考虑六大因素, 帮助老师们提高选题质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接着,孙康宁以自身团队所承担的首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KAPIV教学项目为例,讲解了该项目的育人目标、微课程体系、新形态课程和项目化教学四位一体体系,给老师们系统介绍了教改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情况。“任何一个项目都要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孙康宁说到这点,随即深入浅出地介绍了KAPI项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思路、实施过程和实践成果。他对KAPI教改项目的研究实践过程以及实践成果和具体训练项目竞赛、教学案例、训练项目安排和训练计划细则等内容进行剖析,为老师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过程。
教学成果奖的组织与凝练
孙康宁指出,教学成果奖首先是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成果不应该等同于教学工作总结,必须有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要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一个好的成果既要有研究还要有实践,要落地,要有创新。接着,他以自身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项目为例,谈到了成果申请书完成过程的注意事项,重点分析了成果简介、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推广应用、依托项目和获奖情况等报告内容的组织,分享了关于教学项目立项、研究、结题和成果申报的经验和体会。在讲座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针对老师们所提出的“新文科要如何进行教学成果奖凝练”“项目牵引下理论课如何教学”“微课程体系需要重新整合教学大纲还是对已有课程进行合并”等问题,孙康宁都做出了精彩且详细的回答。
此次讲座,孙康宁用将近3小时的时间,结合自身教学课程设计的经验以及对传统教学课程的了解,带领在场老师体会了关于教改和成果凝练的全过程,并给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方法。参加讲座的老师们表示从孙康宁的讲解中,他们更深一步对教改和成果凝练有了全面认识,也学习到了KAPIV一体化训练的突出优点,了解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性。同时,孙康宁团队的顶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打通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对新文科建设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对老师们今后的教改和教学成果凝练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