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

首页 > 教学研修班 > 第四届 > 正文

【研修班】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为西南交大教师主讲有关高等教育增值的讲座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张思宇、左一寒;摄影:向玲、李宇婕;编辑:彭俊     日期:2018-11-20   点击数: 

11月15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教育科学研究院沈红受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工作处之邀,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为学校第四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辅导员及学生事务工作者共五十多位老师做了题为“基于NSFC高等教育增值项目的中国本科生能力测评”的讲座。

DSC_4546.JPG

讲座中,沈红基于团队2016年12月在中国16省83校对16000名本科生进行的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四项通用能力测量所得的现状水平,与我校师生分享了中国高校对本科生在高等教育阶段能力增值方面所产生的效应。

沈红教授简要介绍了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历程。接着,她介绍了团队开发的适应中国学生的评价方法,她认为,现有的直接或间接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量时要强调被测者的背景信息、测量工具的信效度、题目的内容、测评的组织、对结果的分析等等。对此,她及她的团队,综合运用了间接法和直接法,整合性地筛选出多个经典量表,进行了适应当今中国大学生的NACC(National Assessment of Collegiate Capacity)测评。据悉,团队通过对全国16省83校16000名本科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四项通用能力的调查,得出了中国本科生四项通用能力的现状水平。

DSC_4563.JPG

然后,沈红运用大量数据和图表,从院校层次、院校类型、不同学科、学生性别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大学生四项通用能力的现状水平和增值情况;重点强调了中国高等学校对本科生能力尤其是通用能力增长所产生的效应,并指出当前高校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方面不足。沈红及其团队通过反事实推理法等三种方法对四种通用能力增值的院校类型差异进行分析,她认为,本科生能力及其增加值在控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家庭背景、成长过程和大学经历等因素引起,“这就是强调高等教育的原因,它能弥补先赋性因素的不足,提高学生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学校应该重视通用能力的培养。”沈红强调。她表示该团队有关大学生四项通用能力的研究将不断持续和深化,多篇相关论文也即将发表,为提升大学生通用能力助力。

DSC_4574.JPG

最后,沈红回答了老师们的现场提问,并对我校老师进行的深入思考和积极反馈进行了肯定,她还对交大成立更多致力于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项目表达了希望,祝愿我校老师和同学协力发展。她说:老师肩上的责任比天大,每位老师都应思考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学术水平和内涵。老师们认为沈红教授的讲座让他们眼界大开,科学研究原来在严谨的同时,也可以如此有趣;同时也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通用能力的增值问题。

DSC_4580.JPG

DSC_45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