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研习班

首页 > 数字研习班 > 正文

【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系列】国家级教学名师指导如何开展智慧教学与智慧课程建设

来源: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作者:唐秀军 编辑:曾伟豪     日期:2024-11-15   点击数: 

为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助力教师建设智慧课程,开展智慧教学,11月12日下午,学校第二期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第五场讲座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举行。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邀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龚晖教授带来一场题为“‘转型’催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讲座,30多名研习班学员教师以及近200名校内外教师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了学习。

讲座伊始,龚晖从当前教师在利用AI赋能教学中的问题出发,直指本次讲座要义:将智慧教学的功能与智慧课程的逻辑相对应,拉近AI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的距离,为老师们提供建设智慧课程的策略与方法,让老师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课程直接上手。为此,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先,龚晖结合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以下简称“转型”),阐释了“转型”的深意。他强调,高校教师不能从普通教学改革的层面去对待“转型”,应该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和深度,从校内常态化教学和本科人才培养是否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化进行考量。由此,他提出了实施“转型”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攻方向,从“课堂教学”等课程教学三个主要环节,提供了具体施力的着力点。

接着,龚晖从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出发,详细阐述了“转型”的技术逻辑。他认为,经过“转型”后的教学,不仅可以解放教师的生产力,精心设计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标准的课程资源,实现节节是好课、班班是好课、届届学生享受好课的愿景;可以更加优化教学组织,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实现“一对一”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他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质在于解决教育质量提升、业态变革的刚需问题

龚晖强调,“数字化转型”不等于“数字化”。他认为,当前“AI+课程”的融合方式大多停留在“术”的层面,还存在技术逻辑不够清晰等方面的问题,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远远未够。因此,他从如何进行“转型”的实操和落地层面,介绍了“智慧教学”和“智慧课程”的概念,不仅用图解法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智慧教学”,更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给出了智慧教学的定义(即运用学生学习的状态数据和专家系统技术辅助教学决策的全过程),重点剖析了智慧教学的资源架构以及建设路径,以期实现启发式教学和差异化教学。

最后,龚晖结合自己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混合一流课程的智慧教学实践,重点介绍了Smart Online Tutor(SOT)智慧教育平台,以及在SOT平台上开展智慧教学的教学形态和成效。特别是他带着老师们在SOT平台DIY智慧教学,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建设经验和实施路径,让老师们充分体验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实施智慧教学、建设智慧课程的过程,明确了进行“转型”的方向。

时长三个小时的讲座干货满满,不啻为一场头脑风暴,让老师们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有了深刻的认识,厘清了智慧教学和智慧课程的概念。大家表示,有了龚晖教授这样的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引领与指导,今后更有信心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有了开展智慧教学和智慧课程建设的方法策略和实施路线图做参考,相信自己以后一定能在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中贡献力量。